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南宋议和杂谈
南宋的社倉
李椿年與南宋土地經界
南宋时期福建经济的地域
南宋移民与江南城镇市场
南宋高宗时期东南六路海
明前期市舶宦官与朝贡贸
北宋宦官问题辨析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最新热门    
 
南宋宦官权势的削弱

时间:2009-7-24 13:51:19  来源:不详

  内侍见带兵官者,并与在内宫官,永为定制。[58]
南宋宦官不仅不领兵,而且不监军。走马承受公事这一官职的从有到无,尤其值得注意。
  走马承受“名为承受,其实监军”;地位虽低,权势却重。宋高宗接连两次下诏削弱其权势,强调走马承受隶属于帅司即安抚使司。建炎元年十二月诏称:
今后应走马承受公事职事并依祖宗法,如违,以违制论,委帅臣奏劾。
建炎二年五月诏云:
  走马承受公事应行移帅司文字合并用申状,其见帅臣亦合依属官制。[59]
问题在于:这一职务究竟废罢于何时?柴德赓在《宋宦官参预军事考》中指出:“大抵承受之罢,先宦官而后使臣。”这一论断颇精当。他又认为,从建炎四年十月开始,宦官不再担任走马承受。这个判断恐怕就属于误会了。其依据是李心传《系年要录》卷38的记载:
  其后五路陷没,遂不复置。
但是不应当忽略李心传的注语:
  若内批则绍兴初犹有之,非专有旨废罢,史臣未深考也。
何况《乾道中兴会要》注称:
  废罢月日阙。[60]
  柴德赓还认为:“似至绍兴三年,则走马承受之官,于此告终。”根据的是《系年要录》卷70的一句断语:
自是走马承受遂不复除。
  这句话在《中兴两朝圣政》卷14、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3中虽有,但在《宋史·高宗本纪》、熊克《中兴小纪》里却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说与史实并不相符。如果说宦官黄彦节“尝为岳飞军中承受”,[61]具体时间难以确考,那么此后宰执大臣仍“奏中官承受事”,校书郎王十朋更是大声疾呼:
  诸军置承受,福威自恣,甚于唐之监军![62]
宋高宗说得很明白:
  今之承受,即祖宗走马承受,专令掌边将奏报。
他采纳大臣建议,在绍兴三十年十月下诏:
  罢内侍官承受,今后诸军奏状,并于通政司投进。
宰相汤思退连忙表示拥护:
  陛下英断,洞照今古,臣等谨遵圣训。[63]
类似记载又见于《宋史》卷31《高宗本纪八》、卷387《王十朋传》及《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6。很楚,宋高宗专旨废罢宦官走马承受的时间既不是建炎四年,也不是绍兴三年,而是绍兴三十年十月。后来,在宋孝宗时,秘书省正字赵汝愚仍上奏“乞罢诸军承受”。他指出:
  今日之弊,其最大者,无如诸军置承受。
并感叹:
  于是将帅祸福轻重之权,阴受制于承受,而货赂之风、掊克之政行矣![64]
  不过通观全篇奏疏,并未涉及内侍监军。照此看来,宋孝宗时,使臣承受依旧横行,而宦官承受则不复存在。总之,从总体上说,南宋宦官大致是既不领兵,又不监军的,更没有出现像李宪、童贯、谭稹那样的统兵大珰。这正是南宋宦官的权势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所削弱的关键之所在。

三、宦官不管军但干政
  但凡入《宋史·宦者传》者,均有一定的权势。入传宦官,北宋多达43人,南宋仅10人。在入传宦官中,曾兼领外职者,北宋42人,南宋5人;曾参预军事者,北宋27人,南宋无1人。宦官节度使,北宋末年多达“十许人”,[65]南宋不仅无1人,即使官至承宣使者也只不过张去为、甘昪、王德谦、关礼、董宋臣等寥寥数人而已。董宋臣特转节度使,是在其死后。宦官死后赠官者,据《宋会要》仪制13《内侍追赠》统计,北宋50人,南宋15人。宦官死后赐谥者,据《宋史·宦者传》统计,北宋10人,南宋2人。隆兴二年(1164)九月,宦官李珂死后,赐谥靖恭,遭到右正言龚茂良反对:
  中兴贤相如赵鼎、勋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以慰忠义之心。今施于珂,为可惜。[66]
龚茂良言之有理,宋孝宗只得依随,李珂赐谥之事搁浅。《宋史》有缺失,《会要》系辑稿,上列数据在绝对意义上并不准确,但在相对意义上又足资参考。它如实地反映了与北宋相比,南宋宦官的权势又有所削弱。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对南宋宦官权势削弱这个历史现象,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加以夸大。整个南宋时期几乎都有受到皇帝宠信的宦官,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宋高宗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康履、蓝珪、冯益而外,还有张去为。当时人曾直言不讳地说:
  大抵主上以国事委之()桧,以家事委之去为。[67]
张去为因此“特恩干外朝谋议”;宋孝宗时,甘昪“用事二十年,招权市贿”;陈源侍候身为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