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南宋议和杂谈
南宋的社倉
李椿年與南宋土地經界
南宋时期福建经济的地域
南宋移民与江南城镇市场
南宋高宗时期东南六路海
明前期市舶宦官与朝贡贸
北宋宦官问题辨析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最新热门    
 
南宋宦官权势的削弱

时间:2009-7-24 13:51:19  来源:不详
    毫无疑问,南同汉朝、代以及北宋一样,一概属于封建皇帝集权专制的朝代。可是,与汉朝、唐代乃至北宋相比,南宋宦官权势显削弱。这个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或许正是由于它显而易见,反倒容易被忽略。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南宋宦官权势削弱的原因、表现及程度略加论述。
一、明受之变不可不戒
    在通常情况下,宦官无非是皇权的附属品。为什么在封建皇帝集权专制的南宋时期,宦官权势反而削弱?这一历史现象由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所促成,并非不可理解。
    所谓客观因素是指两之际宦官势力接连遭受惨重打击。淳熙年间,吏部侍郎李椿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宦官势力发展的三部曲:
        阉寺之盛,……始则人畏之,甚则人恶之,极则群起而攻之。[1]
宦官势力在两宋之际,便两次恶性膨胀到了人们“畏之”、“恶之”,直至“群起而攻之”的程度。
第一次发生在靖康年(1126)。这年二月,开封城里的老百姓“群起而攻宦官,杀之者不可胜数。”宋钦宗迫于公议,将李志道等内侍治罪,至于童贯、梁师成、李彦等恶贯满盈的特大宦官则先后被处死。靖康二年四月,在金军掳掠北上的10余万名各色人等当中,又有相当数量的内侍。还有一批宦官如容机、卢公裔在混乱之中,作鸟兽散。因此,宋高宗即位之初,宦官人数锐减。此情有左正言邓肃的上疏作证:
    陛下临御以来,所用黄门,比之上皇(指宋徽宗),仅百之一;比之渊圣(指宋钦宗),仅十之一。[2]
可是,不久又出现了宦官“人数渐多,其势颇盛”的局面。
第二次发生在建炎三年(1129)。这年三月,御营前军统制苗傅、副统制刘正彦在杭州发动兵变,命令部下“分捕中官,凡无须者皆杀之。”单就苗、刘杀戮宦官这一点来说,得到了不少士大夫的同情和支持。如江淮两浙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吕颐浩上疏说:
    近闻将相大臣剿戮内侍,诚可以快天下之心,纾臣民忿怒之气![3]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宋高宗只得将宦官康履交出,由苗、刘当众腰斩。垂帘听政的宋哲宗孟皇后又顺水推舟,惩治了一批宦官。当时,留在宋高宗身边的宦官仅15人。其数量之少,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兵变平定以后,宋高宗召回被流放到外地的宦官,中书舍人季陵上疏反对:
       蓝珪之流,复有召命,党与相贺,气焰益张。众召僧徒,广设斋会,以追荐钱塘之被害者。行路见之,疑其复用,莫不切齿。[4]
季陵的建议虽然未被全部采纳,但宦官势力在遭到惨重打击以后,一时毕竟很难复原。这无疑在客观上为朝廷削弱宦官权势提供了条件。
所谓主观因素是指南宋统治者不得不记取现实的教训。尽管早在北宋时期,士大夫就喋喋不休:
        汉唐乱亡,皆坐内侍,为我宋鉴,可谓明矣。[5]
但这毕竟只是历史的经验。而靖康之祸与苗刘之变则是触目惊心的现实,宋高宗更是亲历其境、身受其害,教训相当惨痛。他说:
        每观汉、唐之祸及近时之变,故不得不防微杜渐。
宰相赵鼎当即附和:
 &nb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