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策

时间:2009-7-24 13:51:38  来源:不详
宋元几代建立,而被郑和破坏的。郑和还和当地穆斯林商人合作,消灭了华商。当地穆斯林不明白郑和的行为,为什么中国人要杀中国人,郑和说,这些中国人都是坏人和逃犯,他们把父母仍在家乡不管,到这里发财。
 
2
古代航海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只能从西部的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内容还是用西方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物品。据说凯撒被刺的时候,身上穿着中国的丝绸作的长袍。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拜占廷(东罗马)的贵族和富人都要穿丝绸衣物,在葬礼中死者也必须穿丝绸长袍,所以对丝绸的需求极大。大量的拜占廷金币和波斯银币流入中国。僧在取经路上路过高昌,国王麴文泰和玄奘结拜为兄弟,给了玄奘够用二十年的金银,据日本学这推测,这些金银应为拜占廷金币和萨珊银币。
 
当时中国的商人,把高昌作为东西方贸易的市场。在这里把丝绸卖给西方的商人,西方的商人把拜占廷运来的金银,交给中国商人之后,这些商人把其中的一部分,放在高昌,用另外一部分,到唐朝民间购买丝绸,然后再偷运到高昌,和西方的商人作买卖。为什么要“偷运”?因为唐朝和明朝一样,都希望西方的商人把黄金运到长安,和长安的官方商行作生意。所以唐朝封锁了当时的边境,不许中国商人出去,只许西方商人进来。而且必须一直进入长安,才能进行贸易。当时唐僧西行,也是在晚上偷渡过玉门关。
 
后来唐太宗派侯君集和李靖两位大将,灭了高昌。这位李靖,就是传说的托塔李天王。灭高昌的主要原因,是走私贸易不能禁绝,还是有大量丝绸偷运出玉门关,而大量黄金仍然留在了高昌。灭了高昌就是消灭了这些华商基地。
 
郑和下西洋,和侯君集灭高昌,都是为了消灭境外华商基地,而使西方的金银直接进入中国官方金库。
 
3
 
自从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之后,世界贸易以中东,也就是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因为从中国印度经海路到地中海世界,必须经过红海和波斯湾。这两条海路正好在阿拉伯半岛的东西两边,而且被阿拉伯半岛所控制。另外,东方(中国和印度)的产品,在中东的销路也很好,所以很多货物在红海和波斯湾的港口上岸,然后用骆驼运往大马士革,这些商队必然要经过阿拉伯沙漠。当时的麦加和麦地那都是商队的必经之地。于是,自从6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的商业发达,财富在这里来回流动。这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游牧民,很多人经商——比如穆罕莫德,也有不少人抢劫。这也是伊斯兰教突然兴起的原因:在短短几十年中即征服了整个北非和中近东。因为这里的人突然发现,只要自己团结勇敢,奋勇作战,则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回回滚滚流动的金钱,都将落入自己的羊皮口袋。有了这么丰厚而容易获得的目标物,人们是很容易打起精神,团结奋战的。有了强大的伊斯兰教统治集团,当地的治安改善,商业更为发达。
 
穆斯林占领地中海东岸之后,对东西方贸易有很大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只有他们,才能从西非运出黄金。这是因为阿拉伯人本身是沙漠民族,他们祖辈生活在阿拉伯沙漠上,练就了在沙漠上运输的本领,所以也能经过撒哈拉沙漠,把西非的黄金运出来。而中国人、印度人和欧洲人,都没有这种本领。
 
有了西非黄金,世界就有了大量的公认的货币,世界贸易因此大大发达。阿拉伯人的第二的贡献,是发展出一种三角贸易。那就是用中国的丝绸瓷器,换欧洲的工业品,用这些工业品换非洲的黄金象牙,然后用黄金象牙换中国的丝绸瓷器。这对欧洲、非洲、中东和中国的经济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在宋朝进入一个高峰期。欧洲的经济在10世纪中期开始上升,一直到十四世纪,为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而阿拉伯的经济在当时也处于上升阶段。撒拉沙漠中也建立了很多阿拉伯的商业城市。
 
4
 
阿拉伯的三角贸易,诱发郑和下西洋(1405—1433)。郑和希望把阿拉伯的商业短路,也就是自己从非洲获得黄金。他以为这是一种双边贸易——用中国产品换非洲的黄金。他失败了。首先是因为非洲人不喜欢丝绸瓷器。他们更喜欢光着膀子和用木制器皿。所以双边贸易作不成。第二原因是撒哈拉沙漠中的黄金,不是中国人能拿到的。这种三角贸易只有阿拉伯人能做。
 
在这之前,欧洲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想把这种国际贸易短路,那就是自己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