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策

时间:2009-7-24 13:51:38  来源:不详
容易变成资本。一个人在任何地方,很容易用金银买到东西,进行投资,但是他要是用老家的土地,则不能作这些事情。所以大量的金银是资本主义发展之基础。美洲的金银使欧洲的财富结构,从单一土地,变为金银的比例大于土地,这一结构改变,促进了欧洲工商金融的发展,也造就了现代国家。

郑和远航没有找到黄金,中国的财富结构没有改变。土地仍然是最重要的财富,中国因此落后。从另一方面说,美洲金银的获得,实在是一太过血腥的过程,这种对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滔天血债,还是让高举着十字架的欧洲人去负责吧。

在中国,金银作为货币一直到抗日战争。清朝用银元,袁世凯时代用袁大头,民国时代用法币,法币以美元黄金英镑等作担保。那时候美元英镑都和黄金挂钩。所以还是以金银为货币。只要以金银为货币,则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因为货币问题而头疼。因为中国缺少货币,而一旦发展必然吸收世界上的大量货币。而使得外国国际收支失衡,货币缺乏。这一问题,只有在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用马克思的计划经济理论,建立起一完全人造的货币——人民币。人民币不和任何贵金属和外汇挂钩。用政府信誉作担保,按政府计划发行,和用武力强迫流通,也用武力控制流通数量。有了人民币,中国的经济才可能逐渐改变土地和货币在总财富中的比例,从50年代开始的的工业化过程,就是人为地压缩土地在总财富的比例。这是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生活艰苦。他们的农产品只能获得很少的货币。这一办法有很大的负作用。

改革开放后,这一负作用减轻。因为军火工业的比重以巨幅减少,民用工业比例大幅增加,民用工业生产出大量社会财富,土地的占实际社会财富的比例下降。以前的军火工业,作出来的东西深藏仓库之中,无人可以接近,不属于社会财富。而民用产品就是社会财富。另外,大量的外汇(通过外贸和外部投资)流入,中国的财富结构有了实质的,而非人为的改变。大量货币涌入,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大量农民得以外出工作获得货币。这一过程在欧洲早就发生了。早在美洲金银涌入欧洲的时候,就发生了。但是中国必须在现在才发生。郑和下西洋失败的结果,就是使欧洲比中国早发达四百年。

7

我们知道俄罗斯的改革的问题,始于所谓着“休克疗法”。一开始就发生了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冲突。因为一每天要吃喝住行,所以经济不能休克。俄罗斯的矿工要求增加工资,以购买突然涨价的食品。议会迫使政府发放大量货币,不然工人就饿死了。结果卢布突然大幅贬值。货币完了,经济也就完了。这说明一个问题:人们太不注意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同时也太不注意政府的效率和威权,对于货币的重要作用。政府放手经济不管,那货币首先就崩溃。所谓“无形的手”那种理论,产生于金银货币时代,而且产生于金银充裕的帝国化的欧洲。现在这理论就不好用了。因为货币这东西完全是政府的产品。政府不能不管。如今重要货币都和金银脱钩,全靠政府及其掌握的武力维持。政府的政策、威权和效率直接影响币值。我们知道中国的物价闯关,也曾导致物价飞涨,并因此导致社会动乱,和货币量突然增加——人民把以前的存款都那出来消费。这本来也可能冲垮人民币,谁也不知道手里的钱能不能活,不能活就一定闹事,一闹事政府权威被消弱,货币就更不好用。这就是恶性循环。中国在90年代末期,就面临这一问题,这一问题依靠政府威权,和早已准备好的外汇而化解了。当时动用外汇,进口大量物品,从银行涌出的货币,有一大部分回笼。另外,政府依靠早已准备好的物资储备,大量投放市场,涨价在短期内也停止了。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给自己发行的货币保值,让就是让这些货币继续当货币,而非花花纸。而俄罗斯当局就没有做这种事。我们难以理解,俄罗斯的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美国诺贝尔奖顾问团,心里是怎么想的。因为这种撒手不管,一定会使其货币崩溃。其后果是俄罗斯虽然资源比中国丰富很多,工业基础极端雄厚,经济却一蹶不振。相比而言,当时中国政府的措施虽有很大的改善的余地,但是在维持货币,也就是维持经济运转方面,还是做得不错。
好像说的太远了,但是只有在这种大背景之中,才好理解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和其他更重要的现象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