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宋代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
中世纪中西财产继承的差
最新热门    
 
财产共有制家族的形成与演变

时间:2009-7-24 13:52:23  来源:不详
衰息”③。与此同时,是大批城乡残破,中原数十州之地“民无耕织,千室之邑,不存一二,岁既凶荒,皆脍人而食,丧乱之酷,未之前闻”④。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大迁徙,文化交流在血泪交加的惨痛中大规模地进行着。迁徙的大方向是北人南流。
    南迁者定居落籍的地点说明,江西是吸纳人口的重点地域。人口的机械增长促使人口自然增长更加迅猛。从唐元和至北宋初期(公元9至10世纪),江南的苏州、温州、明州、虔州、吉州、袁州、抚州、歙州、潭州九处是人口增加最多的地区,都在三倍以上。其中虔、吉、袁、抚四州属江西,相当今天的赣南、吉安、宜春、抚州地区。北宋初期,全国诸州中户数超出十万的计五处,即开封、益州、宿州、吉州、洪州,江西占五分之二,优势仍然明显(见第622页附表)。
迁入者本是避乱而来的落难者,又因新来乍到,人地生疏,故此大多安家于冷僻的山乡。歙县的黄墩(一作篁村),是北来者落足的中心地之一,也是继续深入南方的大中转站,婺源、德兴、乐平、浮梁诸县的洪、程、朱、张、汪等著姓,都是循此路线迁徙的。在唐末五代动乱的岁月里,洪氏,由黄墩迁乐平县岩前村,后来演成鄱阳洪皓、洪适、洪遵、洪迈大家族;
————————
    ①  《新五代史》卷六一《世家总序》。
    ②  《新五代史》卷三○《史弘肇传》。
    ③  《新校正梦溪笔谈》卷二四《杂志一》,中华书局,1957年版。
④  《旧唐书》卷二○上《昭宗纪》
 
陈氏,由淮南而泉州,由泉州隐入庐山,再深入德安县农村(今车桥乡),成为著名的特大型“义门”家族;陆氏,由苏州而来,安家于抚州金溪县青田乡,日后即是理学名家的陆氏“义门”;张氏,由歙之黄墩入赣,选中德兴县山区安家,发展成张根、张焘大家族。迁入赣中吉州地区丘陵乡村的有长沙曾、冯翊严、洛阳张、曲阜孔、瀛州彭、钜鹿龙、汴梁尹、金陵刘、陈、萧、倪、王、会稽贺等族姓;深入赣南虔州广袤山乡的北来者,有山西古、长安杨、洛阳丘、彭城刘、沛国朱、博陵崔、陈留孙、颍川陈、浙江黎、廖等族姓①。
    唐末以后庶民家族的发展,至少受四种因素驱动:其一,生存环境的实际要求。从战乱中迁来的人群,虽然得到了乡村的安静,却面临重新创业的艰难。他们与原有居民有生存竞争的利害冲突,逃难中所能携带的资财有限,先前构筑的社会网络已经破灭,为了恢复发展,他们选择了亲戚团聚而居的形式,于是出现了一族一村的居民聚落,有了兄弟数房不分家,三四代以上仍共灶的大户。在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里,团聚生活是乡民自我保护的有效组织形式,况且丘陵山区的地形环境又便利于防御守卫。所以,不仅是刚迁来的北方民户要聚居,那些土著居民同样会聚族而居。如庐陵县彭赶玗集乡里数千人,固守其中,“冶铁为兵,宰牛练楮为甲冑”,成为实力颇强的地方势力②。抚州乐安县朱氏,鉴于“大盗肆起,民转徙无所依”的时局,朱纶、朱绘兄弟率领族人,结寨于县北五十里的严陀(今湖溪乡境内),“纶主寨事,分职守,立法制。……纶老,弟绘主之。子孙相继,自元和迄五季,百五十年,安居无羔”③。社会环境的逼迫,自然环境的适宜,使家族聚居的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应运而生;脱离烽镝的流浪迁徙者更需要这种亲缘与地域型的组织,谋求重振家园。
其二,传统习惯与思想观念的趋向。重视家族,是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内容。仅就唐朝而言,官修《氏族志》、《姓氏录》,郑重确立关陇士族的主导地位,又承认了山东士族的显要声望。安史大乱之后,牛李党争仍然将是否维持士族门第作一大论题。残酷而长期的战乱虽然给士族以毁灭性打击,但是宗法观念、家族情怀依旧存在,不因先人与故园的消失而泯灭。相反,境况的今昔对比,往往更令人思恋祖先,激以门第重光的欲望。朝代改名换姓了,而小农生产方式没有变,基本的价值观念没有变,封建的社会关系没有变。所以,当人们感叹士族衰亡、谱学不传的时候,有了苏洵、欧阳修的修谱理论与谱图样品来填充。他们的初衷,不仅是自家的“尊祖而贵宗”,还要矫正世弊。“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涍其祖,而谱遂大废。”为此,苏、欧率
————————
    ①  参见许怀林《唐末五代的北人南迁及其对江西的影响》,《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