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从《老乞大》《朴通事》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从《慧鸟本生》到《狮子
从《弥勒会见记》到贯云
最新热门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看北宋汴京的城市经济

时间:2009-7-24 13:52:33  来源:不详
之资,增添不定;贫乏之户,供办实多。而又屋宇交连,街衢湫隘,入夏有暑湿之苦,居常多烟火之忧。将便公私,须广都邑。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表识,候将来冬末春初,农务闲时,即量差近甸人夫,渐次修筑。”(《五代会要》卷二六,“城郭”条)接着,就于显德三年(九五六年)正月,“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旧五代史·周书》)。这座新建的罗城,就是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一中所说的“东都外城”,又名新城。这样,汴梁除大内的紫禁城外就有了内、外两圈城墙。史载新建的外城,周围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其面积比周围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⑤]的旧京城大了许多。
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仍以汴梁为都城,名叫汴京,又名东京,或称东都。开宝元年(九六八年)“艺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初修汴京,大其城址”。这时,汴梁已成为“四方所凑,天下之枢,可以临制四海”的重要都城了。[⑥]赵匡胤为什么看中汴梁为都城呢?这从秦观的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端倪:“开封地平四出,诸道辐辏,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无名山大川之限,而汴、蔡诸水参贯,巾车错毂,蹄踵交道,舳舻衔尾,千里不绝,四通五达之郊也。……本朝惩五季之弊,举天下之兵宿于京师,名挂于籍者号百余万,而衣食之给,一毫已上,皆仰县官,又非若府兵之制一寓于农也。非都四通五达之都,则不足以养天下之兵,此谓以兵为险者也。夫以兵为险者,不可以都周雍,犹以地为险者不可都梁也。”(秦观:《淮海集》卷十三,“安都”条)秦观是言,道破了北宋建都汴梁的奥秘。出身于统领禁军的赵匡胤,是以其所握有的兵权,在陈桥兵变中夺取政权登上皇帝宝座的。军队是北宋立国的根本,为了“强干弱枝”,故举天下之兵宿于京师,以保卫皇权。但要在京师大量屯兵,就必需有大量粮食、物资的供应。而汴梁却正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江南漕粮百货可由汴河源源而来,故当时北宋王朝势非定都汴梁不可。据此可见,北宋建都汴梁,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优良,便于交通运输,这固然有利于封建王朝运输天下漕粮,搜刮四方财富,但也有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当时汴京的水陆交通运输。先讲水道。汴京的对外交通,以水道为主。这点,《东京梦华录》卷一“河道”条交代得很清楚:“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西北曰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另据《宋史·食货志》“漕运”条说:“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即蔡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这就是说,汴京当时所赖以与外地交通的河道中,以汴河为最重要。通过汴河,不但可与大生产地的江、淮取得直接的连结,而且可以与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富饶的四川地区发生间接的交通。这对于当时汴京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当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正因为汴河对汴京经济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性,所以北宋王朝一直非常关心汴河的畅通。如淳化二年(九九一年)汴水决浚仪县,宋太宗赵光义就亲自到现场视察,群臣一再劝其回宫,他却说:“京师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宋史·河渠志》)这短短的几句话,清楚地刻划出北宋最高统治者对汴河无限关心的焦灼心情。
据文献记载,当时通过汴河输入汴京的物品,其数量之众,简直到了无法计数的地步。如《宋史·河渠志》载:元祐四年(一○八九年),御史中丞梁焘就说:“汴口复成,……通江、淮八路商贾大舶,以供京师之饶。”同书又载:“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之宝,不可胜计”。当时的汴河,不但可通漕运,而且可通商运。其时用于漕运的船只称“纲船”,纲船开始一直可以附载商货入汴,元丰(一○七八——一○八五年)年间,曾一度禁止,另由政府设置官船由泗州专运商货入京师,但为时甚短,到了元祐七年(一○九二年),经苏轼上书请准恢复纲船附载商货入京[⑦],才一直实行到北宋末年不变。汴河之外,其他如惠民河、五丈河,也都是官商百货刍粟输入的交通要道,只是它们的地位不如汴河那样重要而已。
汴京的对外交通,既然多赖水道,其交通工具当以船舶为主了。这从周邦彦的《汴都赋》中可以得到反映:“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就因为汴河的水路交通对当时京城的社会经济如此重要,所以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不惜用三分之一篇幅和大量笔墨来精心描绘汴河的航运。他在画面上一共画了二十多艘大小船只,这些满载着官府和商人的百货和粮食的船舶,络绎不绝地把江南各地的漕粮、百货运进了汴京,为那里的居民提供了各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