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

时间:2009-7-24 13:52:34  来源:不详
《云谷杂记》卷四

从上述诗文的记载来看,唐宋时期的畬田所种植的旱地作物主要包括:粟、豆、禾、麦、米、火米、芋、蔗等等。其中麦、豆和粟是最重要的。春种麦、豆作饼饵以度夏。秋则粟熟矣。这三种粮食作物构成了畬民全年的主要食物。三者之中,粟(今名谷子、小米)又是重中之重。诗中提到的粟的次数最多,此外,“米”、“禾”等也可能是指粟。粟是一种耐旱作物,适宜在山区雨水较少,且耕作粗放的条件下种植,这也就是畬田以粟为主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芋和姜等块根作物也是畬民种植的作物之一,这和许多山地民族是一样的。[x]

从范成大《劳畬耕·并序》来看,畬田上所种之作物皆为旱地作物,而不包括秔稻,甚至畬民一生也不知粳稻为何物。王禹偁“豆萁禾穗满青山”诗句中的“禾穗”指的也是粟,因为王禹偁为北方人,北方人称粟为禾,而南方人才称稻为禾。在唐代白居易等人的诗中也是将畬田和稻田,水种和山田,水苗(稻)和畬粟分开来描述的。如,岑参《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元稹《大云寺二十韵》:“获稻禅衣卷,烧畬劫火焚”。白居易《赠友五首》:“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懒耘”。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水苗泥易耨,畬粟灰难锄”。这种现象在近代仍然存在,如广西,将水稻田称为水田;旱地则称为畬地。[xi]现今湖南一些地方仍然称水田为田,旱地为畬。

由此可见,畬田一般是不种稻的,但这里的稻指的是水稻,实际上,畬田虽不适合种植水稻,却可以种植旱稻,也即后来所说的“畬稻”。李德裕在岭南道中所看到的“五月畬田收火米”,据《本草纲目》解释:“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畬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今壮语中仍有称旱稻为“火米”的,其意之一为“地谷”或“旱田谷”,是相对水稻而言。据此有学者推测,从隋唐到宋元,广西耕畬种植的大部分应是稻谷。[xii]畬稻又称“菱禾”。据《舆地纪胜》载:“菱禾,不知种之所自出自(后一自,疑为衍文),植于旱山,不假耒耜,不事灌溉,逮秋自熟,粒粒粗粝,间有糯,亦可酿,但风味差,不醇。此本山客輋所种,今居民往往取其种而莳之。”[xiii]菱,即陵,与陆字意同。菱禾即陆稻,也即旱稻。

唐人元稹在“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中也有“火米带芒炊”一句,更证明火米是稻一类的作物,因为稻在古代又称“芒种”,即有芒之种。而且诗中还有“野莲侵稻陇”一句。不仅如此,“火米带芒炊”还告诉我们,当时稻谷未经脱壳便加工食用,这种食用方法很可能是类似于江南地区流行的“孛娄”和广东地区的“炮谷”[xiv]。爆孛娄和炮谷使用的就是未经脱壳的糯谷,而非已经脱壳的糯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提到:“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范成大“吴中节物诗”中也有“熬稃腷膊声”一句,自注云:“炒糯谷以卜,俗名孛罗,北人号糯米花。”据《武陵旧事》说:“吴俗每岁正月十四日,以糯米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罗花,又名卜谷。”元娄元礼《田家五行》载:“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广东新语》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倘若如此,则所谓“火米”还可能是糯稻。正好明清时期的畬田所种之稻也以糯稻为多。

除种植旱地作物之外,畬民似乎还养殖了鸡、猪等家畜。所以能够用鸡豚招待远到而来的客人。至今每逢农历七月初畲族还保留着“抢猪节”的习俗。采集和狩猎在畬民生活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