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契丹族的历史记忆——以
《代歌》、《代记》和北
《史记·封禅书》所记秦
《史通》研究五十年
读中译本《西域考古图记
《史记》与中国文明
《史记》卷二二《汉兴以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读《史记·扁鹊列传》札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
最新热门    
 
《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

时间:2009-7-24 13:53:44  来源:不详
书经细致考证后,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司马迁写《史记》时曾采用了刘向编录《战国策》时所采用的同一类材料,而且司马迁在采用记录战国策词的这些材料时,有些几乎是不加改动地予以抄录。”“司马迁述荆轲事,固有闻于公孙季功等转述夏无且语,但还采录了前代记载荆轲事的材料,这批材料,笔者认为即是《史记》述战国事时和刘向编录《战国策》时所据资料的重合部分。”“不仅《燕策》此章不可能是取自《史记》,与《史记》多相类同的《战国策》中的其他篇章,也不可能是取自《史记》。”何说持之有据。可以信从。由于司马迁《史记》、刘向《战国策》此条,分别取自记录战国策词的材料,其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判断:《史记》此条,大致就是照搬了记录战国时策词的原文。
[8]参见孙次舟:《匈奴出现中国边塞的时代》,《西北通讯》第3期,1947年5月。
[9]向宗鲁校证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8页注①。
[11]宋新潮说:“燕太傅鞫武谏太子丹的时间,据《资治通鉴》约当秦始皇十九年,即公元前228年。”见其《匈奴早期地域考辩》(《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大概是不错的。
[12]关于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境外诸族,黄文弼《论匈奴之起源》(载于林幹编:《匈奴史论文选集》)谓战国时“边于匈奴者为秦、赵,而燕则边于东胡”。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则谓秦长城所拒之胡,是“活动于鄂尔多斯地区的楼烦、林胡和甘肃中部以北的月氏”(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尽管说法不尽一致,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境外活动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并非匈奴一支,却是史家的一种共识。
[13]余太山;《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4]赵武灵王所言赵“东有胡”之“胡”,一般以为指东胡,但如果考虑匈奴同时称“胡”的背景,则此“胡”也有可能是包括匈奴在内的。
[15]杨宽:《战国史》第八章《合纵、连横运动和封建兼并战争》第二节《齐联合韩、魏胜楚攻秦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条,介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背景说:“赵国东北同东胡相接,北面同匈奴相邻,西北又同林胡和楼烦接壤。”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始于赵武灵王十七年,此时匈奴部落或部落联盟是否已形成,是否已作为一个独立的部落或部落联盟而存在,在文献中尚无证据,杨宽说赵国“北面同匈奴相邻”,似乎有些笼统。
[16]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l期。
[17]参见吴荣曾。《战国胡貉各族考》,《先秦两汉史研究》。
[18]关于春秋战国“狄”到“胡”的变化,马长寿:《北狄与匈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一节《北狄部落和部落联盟》有相当细致的考证。
[19]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20]宋新潮《匈奴早期地域考辩》(《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就认为:“此处‘胡’,显然是指东胡。
[21]《索隐》引《括地志》又云:“东胡,汉初冒顿灭之,余保乌丸山,因号乌丸。又曰,林胡、楼烦即岚、胜之北也。”
[22]冯家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禹贡》第七卷第五期,1937年5月。
[23][日]白鳥庫吉;《周代①戎狄汇勺、,了》,《白鳥庫吉全集》第五卷《塞外民族史研究下》,岩波書店。1970年。
[24]曹永年:《关于柔然人的民族成份一一答蒙古族源之新探》,《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25]《史记·匈奴列传》“楼烦”条下譬索隐》云。“《地理志》‘楼烦’,县名,屑燕门。应劭云;‘故楼烦胡地。’”《正义》引《括地志》云:“岚州,楼烦胡地也。《风俗通》云故楼烦胡地也。”另据《史记。赵世家》:“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惠文王二年,主父……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也是“楼烦”称“胡”的重要旁证。
[26]如《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卷末太史公引贾谊言:“及至秦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卷112《乎津侯主父列传》云。“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卷120《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