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
清代的“家人”
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
最新热门    
 
清代内务府研究综述

时间:2009-7-24 13:54:44  来源:不详
满语“家”的意思,i是虚词“的”的意思,合起来即为“家的”。包衣本身是一个形容词,但在满洲与清朝的文献中,包衣代表的是一个身份。在满族的社会中,包衣除了可视作家人的一部份外,同时亦可视作奴仆,但满文另有一个名词也是有奴仆的含意-阿哈(aha)。在清朝入关前满文的档案中有写作包衣(booi)、包衣人(booi niyalma) 与包衣阿哈(booi aha)几种,而在八旗制度与清代的皇室机构内务府里也分别可见到包衣牛彔(booi niru)、包衣按班(booi amban)等字样。由此可推知,满洲人在使用包衣这个名词时,有分笼统性的使用与专指性使用两个层面。而在实际意义上,一方面,包衣是满族氏族社会里的家奴,另一方面,包衣是清朝统治阶层里的臣子。
[4] 孟森:《八旗制度考实》,载于《明清史论著正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此上三旗至顺治年间已确定为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下五旗则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旗。其中变革孟森先生于其《八旗制度考实》一文中已有详考,本文不予讨论。
[6] 下五旗的包衣则归于各八旗佐领下统属,最后形成了专供旗主等使唤的阶级,有别于内三旗包衣,于仕宦上亦相差甚远。
[7] 参见陈国栋《清代内务府包衣三旗人员的分类及其旗下组织》,载于《食货》,台湾食货杂志出版社;12卷9期,1982年。
[8]同注2。
[9] 参考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台湾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11] 参考单士元《文件名称渊源》,《我在故宫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参考单士元《管理宫廷生活的清代内务府组织机构及其档案》,《我在故宫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 以上数据来源转引自赖惠敏《清代内务府档案资料简介》,载于《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12期,1991年。
[14] 参考国经《中华明清珍稀文件指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内务府造办处与图房图目初编》,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6年。
[16]满文老档研究会译注:《满文老档》,东京东洋文库,1956-1962年。
[17]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年。
[18]季永海、刘景宪译:《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辽沈书社,1988年。
[19]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盛京刑部原档》,群众出版社,1985年。
[20]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2]庄吉发译注:《孙文成奏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23]季永海、何溥滢译:《盛京内务府顺治年间档》,《清史资料》第二辑,中华书局,1981年。
[24]关嘉禄、王佩环译,佟永功校:《黑图档中有关庄园问题的满文档案汇编》,《清史资料》第五辑,中华书局,1984年。
[25]辽宁档案馆译注:《盛京内务府粮庄档案汇编》(上、下),辽沈书社,1993年。
[26]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27]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
[28] 载于《益世报·史学》第54期,1937年。
[29]莫东寅:《满族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58年。
[30] Preston  M. Torbert, The Ch’ing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 A Study of its Organization and Principal Function,1662-1796,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No.71.
[31] 这确实是中国人需汗颜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值得记取教训、奋发向上之处。引王钟翰《我为什么专攻清史与满族史》一文为例:“我最敬重的另一位史学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