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方豪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主义的
明代的地方官制
晚清地方自治思想的输入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戎服“櫜鞬服”与地
近百年来魏晋至隋地方行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
元朝在西藏地方征税考
最新热门    
 
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

时间:2009-7-24 13:55:06  来源:不详
北齐时官制,至少有34000官吏会因此丢掉官位而“下岗”。[15]北齐时内官的员额不过2322人[16],此次并省涉及人之多自不待言。这些人中少数有出身者因丧失职位而重新沦为散官,俸禄没有不说[17],为谋得新的职事官还要等待铨选。而占多数的无出身者则又降为普通百姓,收入、地位与声望均受到损失。因并省而生的州郡的重新规划对于察举名额的分配与竞争强度,地方豪右出仕机会等等都会产生影响。魏齐时期州郡县的增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右与朝廷关系的消长变化,是双方反复较量中的一个回合,有必要结合双方关系演变加以认识。
  其实,单就行政区划演变而言,天保七年并省的意义也不应小视。嬴秦一统天下,罢封建,行郡县,开启帝国行政区划新篇章。其后屡经变化,发展成今天的省、地区与县三级体制。其中分设二级抑或三级不断反复。概括而言,汉武帝在地方初设13 部刺史作为监察区,东汉末成为一级行政设置。经三国两晋南北朝400年,州郡县数量不断膨胀,至隋初一举废郡,复成为州、县两级。隋末与唐代虽曾改州为郡,短暂出现过郡、县两级的情况,总体上是以州、县两级为主。唐初在郡之上又分“道”设司主监察,后发展成监察区,并演变成郡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发展成道、州与县三级体制。[18]
  学者注意到唐代与汉代在行政区划设置上的变化十分相似[19],引发这种相似的发展周期的是隋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郡”,使行政设置又退回到了二级制,只是名称由郡、县变成了州、县。反复的变动中,“州”的数量则从汉代的13个激増到南北朝末的300多个,它亦由最初管辖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最高一级地方机构变成了辖区只有一、二万平方公里,与汉代的“郡”相当的区划。州的泛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产物,而隋初罢郡而非罢州,其种子却是在北齐时埋下的。
  本文从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权关系的角度对魏末启立州郡与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的背景作初步分析,并对启立与并省州郡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讨论,以期更为深入地认识魏齐历史。

一  魏末乱局与豪右崛起:高洋眼中州郡激增的背景
天保七年十一月,北齐文宣帝高洋下诏并省州郡县,诏书讲到并省的背景时说:
  魏自孝昌之季,数钟浇否,禄去公室,政出多门,衣冠道尽,黔首涂炭。铜马、铁胫之徒,黑山、青犊之侣,枭张晋、赵,豕突燕、秦,纲纪从兹而颓,彝章因此而紊。是使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或外家公主,女谒内成,昧利纳财,启立州郡。离大合小,本逐时宜,剖竹分符,盖不获已。牧守令长,虚增其数,求功录实,谅足为烦,损害公私,为弊殊久,既乖为政之礼,徒有驱羊之费。自尔因循,未遑删改。
  朕寅膺宝历,恭临八荒,建国经野,务存简易。将欲镇躁归静,反薄还淳,苟失其中,理从刊正。傍观旧史,逖听前言,周曰成、康,汉称文、景,编户之多,古今为最。而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辰,非所以驭俗调风,示民轨物。且五岭内宾,三江回化,拓土开疆,利穷南海。但要荒之所,旧多浮伪,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今所并省,一依别制。
于是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并规定“刺史令尽行兼,不给干物”。[20]以上是关于这次并省原因、目的的唯一说
  如王德权所说,这次并省的目的是“务存简易”,减少财政开支[21],关于州郡膨胀的具体原因,诏书提到了两点,一是魏末板荡,纲纪混乱,“是使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或外家公主,女谒内成,昧利纳财,启立州郡”,将政局动荡与豪右的兴起视为其直接原因。二是自南朝投奔者虚张声势“便立州名”,“空张郡目”, 即《通鉴》胡注所谓“梁末所置州郡在江、淮之间者”。结合史实,这两点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在増置的不少州郡背后的确可以见到各地豪右的身影。后者与论题无关,暂不讨论。
  具体来说,北魏末,连年征战,国弊兵枯,朝廷不得不多次招募百姓、职人出财、出力,许以官阶、实官,乃是州郡增多的重要诱因。
  正光末,六镇兵起,随后秦陇响应,不久,杜洛周、鲜于修礼又反于河北,是所谓“政出多门,山坼海飞,神亡鬼哭,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