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银雀山竹书《田法》看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
浅析图示法在中学历史教
矛盾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
系统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
提问法在初中历史新教材
黄丽蓉卡片分类法在历史
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系统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
最新热门    
 
区田法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兼论其在中国农业史上应有的地位

时间:2009-7-24 13:55:13  来源:不详
考》等都有关于区田法的记载。这些农书多是转述前人的记载,《氾胜之书》的佚文主要就是靠《齐民要术》保存下来的。自王祯《农书》中对氾胜之所记述的区田法有所改动后[35],明清两代的试验者又多依王祯之法。王祯关于区田“实救贫之捷法,备荒之要务”的说法也为徐光启以下许多后人所沿袭。
  石声汉先生1956年在《氾胜之书内容底分析》中认为氾书所载区田法“亩收百斛”的产量过高,不符合实际,而且“劳动强度很高,不能利用畜力,更不能使用机器,如果用来生产市场价格不高的粮食,是不易得到生产劳动者同意的。”他从现代农业技术的角度来看区田法,得出“区田法决不是获得丰产的唯一方法”的结论[36]。
  万国鼎先生在1957年出版的《氾胜之书辑释》中对区田法的“等距”、“密植”、“全苗”和充分利用日光等技术要点基本肯定后,指出:“但是氾氏所说的每亩产量,提高到‘亩收百斛’的标准,显然是非常夸大了的。”提出不拘泥于区田法的形式,而应该抓住它的某些技术要点的观点。张履鹏、杜豁然两位先生通过试验而得出的结论,则已见上文。
  1959年出版的《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中对区田法的评价就与上不同,变为全面肯定:“区种法是氾胜之取得高额丰产的创作,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时代要求下产生的。它是赵过代田法的发展,代表着前汉时期精耕细作理论与技术的高度发展。”书中认为“亩产百斛”是完全可能的[37],可是又没有象万国鼎先生那样进行具体的科学计算,只笼统地根据区田法的三个特点,即深挖作区、点播密植、中耕灌溉等就作出了以上的结论[38]。
  此后,《中国农学史》(初稿)的观点成为比较流行的观点,近年出版、再版的经济史方面的著作,如傅筑夫先生的《中国经济史论丛》、胡寄窗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等都持这种观点[39]。傅先生文中说:“这种精耕细作的区田法,较之代田法又有进步”[40]。胡先生文中说:“氾胜之为三辅农官约在赵过以后六十年,这数十年中农学的成就已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可以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力较以前有巨大的发展”[41]。
  日本学者对于这个问题也很关注,不过他们着眼的角度有所不同。大岛利一先生认为区田法是为关中缺水的山地种麦而设计的,坎种法是由农耕初期以耜凿穴发展来的,由氾胜之加以改进而成。因不用牛耕,妇幼皆可作区,所以适用于贫民,但不能大规模推广。在平地,所追加的劳动未见得能得到补偿[42]。
  西嶋定生先生则进一步指出区田法是产生于代田法施行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区田法的目的在于救济日益贫困的自耕农,但由于区田法所需的劳动集约度太高而不能普及[43]。
  通过对这两位日本学者研究的介绍,可以看到前述中国学者论著中的一个共同缺陷,即忽略了对当时历史条件的研究[44],脱离时代背景而孤立地讨论农业技术,显然难于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从单纯技术角度看,区田法中包含有一定的科学成分,这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积累而又由氾胜之总结起来的;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从农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区田法则不应获得《中国农学史》(初稿)等书那样高的评价。
  现在,回顾一下本文第一部分所介绍的区田法以前的耕作方法。首先,以战国后期的耕作法为基准进行比较:代田法由于引入新的动力和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耕作管理技术上也作了相应的改进,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直到近代仍在应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区田法则与之不同,它没有在新引入的动力与农具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反而退回到战国后期耕作法所使用的工具水平,仅在耕作、管理技术上比战国后期耕作法有所改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区田法不是在代田法基础上农业技术的又一次提高,而只是在战国后期耕作法基础上的发展,并且是与代田法向不同的方向──即更高的劳动集约度方向发展。从农业发展史的顺序看,区田法的位置似应在战国后期耕作方法与代田法之间,而决不是继代田法之后的又一次发展。
  其次,从代田法与区田法施行的社会效果看,代田法出现后很快就普及了,并成为直到近代以来的主要耕作方法;区田法虽屡经推行,但始终没有脱离小规模试验的阶段[45]。它那吸引人的高额产量实际上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并未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谈一下。前引《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经济思想史》两书中都把历代农书中对区田法的记载与后人的多次试验作为区田法是先进技术的证据,西嶋定生先生也提到记载和试验的现象,但并未加以解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