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白居易“毡帐诗”与唐朝
敦煌学与唐史研究
敦煌占婚嫁文书与唐五代
试论隋与唐前期中央文官
黑水靺鞨与渤海关系考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试论汉唐奴婢身份地位的
唐代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
唐宋历史观与唐宋史研究
最新热门    
 
渤海与唐朝押蕃使关系述考

时间:2009-7-24 13:55:15  来源:不详

  8世纪以后,王朝为加强对周边地区内附、臣属的部族、政权的控制,出台了一些新措施,设置押蕃使便是其中之一。朝廷授权缘边府州(藩镇)[1]的长官,负责监督、掌管与邻近地区外蕃的外交事务,[2]所谓“接蕃国者则兼押蕃落、押蕃舶等使”。[3]押蕃使有时还称“押蕃落使”,[4]或简称“押使”等。[5]唐朝对渤海的押领机构,经历了平卢节度使和淄青平卢节度使两个阶段。现有的关于渤海与唐朝关系的研究,往往只关注渤海与唐朝中央政府间的交通,即便偶尔有提到缘边府州对渤海押领制度的,也是列举二三条史料,三言两语带过。实际上,押蕃使对渤海遣唐使节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渤海与押蕃使间的交涉,是渤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唐之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押蕃使中有些人割据一方,几乎独立于唐朝政令之外。平卢节度使和后来的淄青节度使,都曾存在过此类情况。这样的押蕃使,不可能不在渤海与唐朝关系中产生某种影响。因此,探究渤海与押蕃使之间关系,会多层面地反映渤海唐朝关系。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深化唐代地方史、边政史及对外关系史的研究。以下,按时间顺序对唐朝押领渤海的沿革作一梳理,并对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时期和事件予以关注,以求得对渤唐关系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一 渤海与平卢节度使

  1.平卢军节度使押领渤海的开始

  713年,唐王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这是渤海唐朝关系上一个划时期的事件,一般认为,以此为契机,渤海即进入了唐朝的羁縻统治体制。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简单。714年有人向幽州都督薛讷建议重建营州时谈到[6]:

  靺鞨、奚、霫等欲降唐,正以唐不建营州,无所依投,为默啜所侵扰,故且附之。若唐复建营州,则相帅归化矣。[7]

据此可知,虽然大祚荣接受了册封,但实际上唐朝的影响力并没有到达渤海[8]。此时的渤海是唐王朝心腹大患突厥的附庸,[9]很可能还不曾真正附属唐王朝。
  开初,突厥汗国内部发生了变化。716年,默啜可汗被杀,突厥陷入内讧,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一些部落脱离突厥降唐。这时,唐王朝即着手重建营州。开元五年(717年),唐重置营州于柳城,并置平卢军,军使由(幽州)都督兼任。开元七年,升平卢军使为平卢军节度,经略河北支度,管内诸蕃及营田等使,兼领安东都护及营、辽、燕三州。[10]这件事是否与薛讷的计划有关,因资料缺乏无从确知。不过可以相信,唐朝重建营州,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必定对渤海构成了新的压力,迫使其倒向唐朝一边。从渤海向唐朝派遣使节、送质子值宿卫等情况看,在这一时期,渤海对唐朝是比较接近的。平卢军节度使是代表唐朝政府经略营州地区的派出机构,营州,又是渤海入贡朝唐的陆路通道必经之地,渤海关注这一带的动向是肯定的。因此,相信渤海很可能在这段时期已与平卢军节度使建立了联系。
  不久,渤唐关系即因唐朝与黑水靺鞨联合以牵制渤海一事而急剧恶化。732年,渤海王大武艺派水军攻打唐之东方门户登州,引发了有史可查的双方关系史上唯一的一次武装冲突。值得注意的是,730年以后,突厥在毗伽可汗统治时期卷土重来,契丹、奚重新成为其属部。可以想象,正与唐朝交恶的渤海也会回到突厥的阵营中,至少会接近突厥,并将与突厥的关系作为一份筹码与唐朝抗衡。在对唐朝出兵之初,渤海态度极为强硬,这恐怕与突厥在背后的支持不无关系[11]。但是,突厥的再次强大并没有持续多久。登利可汗上台后,突厥的内部矛盾、冲突激化,连年的内耗使得突厥汗国急剧衰落下去。渤海既失去了突厥的后援,军事上复又遭到唐朝强有力的回击,不得不考虑改变既定政策,着手改善与唐的关系。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晚春时唐玄宗给渤海王大武艺的敕书披露了渤海政策变化的迹象。[12]
  突厥汗国瓦解后,唐朝再度将东北边防的课题交付平卢军节度使。作为这一决定的一环,从这时起,平卢军节度使开始押领渤海等诸蕃。据《新唐书·方镇表三》(卷六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平卢军节度使兼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使。

该条史料提示,740年平卢军使开始押领渤海。第一任押渤海诸蕃使的当是乌知义。《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以下称“曲江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