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汉代夫妻关系研究
汉代的家学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汉代的“发兵”制度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最新热门    
 
汉代邻里关系研究

时间:2009-7-24 13:55:25  来源:不详
平原太守,面对民众的饥饿状况,他对妻子说:“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于是“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3](《后汉书》卷二十六《伏湛传》)使平原郡保有了平安。东汉末年,范冉因党锢之祸遭到禁锢,其妻儿只得拾取麦穗为生,“邻人尹台遗之一斛,嘱儿莫道。冉后知,即令并送六斛,言麦已杂矣,遂誓不敢受。”[3](《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范冉传》李贤注引袁山松《书》)邻人送给范冉一斛麦是出于对他的同情,但独立特行的范冉拒绝了这种馈赠而不接受。《东观记》记载:“(杜)林与马援同乡里,素相亲厚。援从南方还,时林马适死,援令子持马一匹遗林,曰:‘朋友有车马之馈,可且以备乏。’林受之。居数月,林遣子奉书曰:‘将军内施九族,外有宾客,望恩者多。林父子两人食列卿禄,常有盈,今送钱五万。’援受之,谓子曰:‘人当以此为法,是杜伯山所以胜我也。’”[3](《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李贤注引)这种因同为乡邻而相互馈赠物品的行为既是原有的乡情,也更多地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杜林以回赠更多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不愿受权贵的赠遗。关于邻里之间相互馈赠的这种现象,时人卓茂曾经说:“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3](《后汉书》卷二十五《卓茂传》可见邻里之间相互馈赠物品是人之常情。光武帝刘秀的外祖父为南阳大姓,善于理财,但是对于乡邻向来不吝啬,除了广占田产外,“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其中典型事例是“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勑,竟不肯受。”所以当西汉末年,湖阳军帅准备杀其子和家属时,邻居纷纷说:“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因“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3](《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传》)与邻里关系的融洽使其家属在危难之时转危为安。童恢之父仲玉,“遭世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3](《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童恢传》正因为富有的邻居在灾荒之年帮助乡邻,所以王充指出:“农商殊业,所畜之货,货不可同,计其精粗,量其多少,其出溢者名曰富人,富人在世,乡里愿之。”[4](《论衡》卷十二《量知篇第三十五》)
  
勤于好学的人们因其品行高洁而受到邻里的关爱,无疑显现出时代的价值导向和人心向善的社会价值观。《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梁鸿传》云:梁鸿“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梁鸿因失火而烧毁他人的财物,以所放牧的猪偿还,并因所偿无法抵主人损失而自愿为其干活,最后因为乡邻看不惯其主人的作为而得返还家乡,在这里乡邻的舆论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汉书》卷二十七《承宫传》记载,琅邪姑幕人承宫,年少而孤,“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承宫与徐子胜因为是同乡的关系而得以在其门下求学,而他学成后回到故乡自然也是以其所学来教授乡邻的子弟。
  邻里之间品德高尚的人对于整个世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云:

  贾淑字子厚,林宗乡人也。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林宗遭母忧,淑来修吊,既而钜鹿孙威直亦至。威直以林宗贤而受恶人吊,心怪之,不进而去。林宗追而谢之曰:“贾子厚诚实凶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乡,故吾许其进也。”淑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乡里有忧患者,淑辄倾身营救,为州闾所称。

 可以说是孙威的举动大大震撼了贾淑,使他改过自新,成为“善士”,赢得了乡邻的称赞。更为典型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