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
晏筱梅:探寻氐羌族的历
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
辽朝“横帐”考——兼论
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
铸造民族的精神——从郑
汉族的发展和演变(下)
汉族的发展和演变(上)
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
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
最新热门    
 
契丹族的历史记忆——以“青牛白马”说为中心

时间:2009-7-24 13:55:45  来源:不详
《王鼎传》:“调易州观察判官,改漆水县令。”另一处见于《圣宗纪》:统和七年正月“乙巳,幸易州。……戊申,次漆水”。这两处“漆水”均为“涞水”之误,中华书局点校本业已改正。其二,辽代滦河支流有无漆水之名尚不能肯定。如松浦茂氏所说,元代滦河下游确有一条名为漆河的支流,《元史·成宗纪》大德五年八月“平滦路霖雨,滦、漆、淝、汝河溢”,又《顺帝纪》元统二年二月“滦河、漆河溢,永平诸县水灾”,但不能据此证明此河在辽代就已有漆河之名。其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漆水只是滦河下游的一条很小的支流,其流域范围在长城以南的平州,与契丹人的活动区域相距甚远,实在想像不出它和耶律氏能够扯上什么关系。松浦茂谓耶律阿保机任可汗时居住的汉城就在滦河上游云云,乃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关于阿保机治汉城的故事,见于《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其立九年,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这段史料的可靠性如何还值得考虑。姚从吾先生曾撰文指出,汉城乃是一通称,炭山东南滦河上游的汉城只是阿保机时代诸多汉城中的一个。[71]从辽朝方面的记载来看,这个汉城对阿保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也不是阿保机长期的根据地,也许在他任可汗时期曾在炭山夏捺钵,所以会有上述传闻。即便阿保机治汉城的故事是真的,滦河上游的汉城与远在滦河下游的一条小小的支流漆水,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相干?
  近年都兴智先生又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耶律氏的郡望可能是源于渭水支流漆水,此河在今陕西岐山县附近,这一带是周人勃兴之地,耶律氏以漆水为郡望,是为了把契丹人附会为黄帝之后,因为周人就是黄帝的苗裔。[72]
  这一论断也极为牵强。首先,渭水支流漆水与契丹人毫无关系。据我所知,关中共有四条漆水,程大昌《雍录》卷六“雍地四漆水”条说:“雍境漆、沮,其在后世,地书名凡四出,而实三派:雍州富平县石川河,一也;邠州新平县漆水,二也;凤翔府普润县漆水,三也;郑白渠亦名沮漆,四也。”这四条漆水均属渭水水系,并且都是很小的支流,契丹人是否听说过远在关中的这几条河流都是问题,怎么可能以此为其郡望?其次,耶律氏以漆水为封号,早在辽世宗天禄三年(949年)就已经见于记载,[73]在辽朝前期契丹族汉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将契丹人附会为炎黄子孙,上文说到耶律俨所主张的黄帝苗裔说,是在辽末天祚帝时纂修的《皇朝实录》中才出现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滦河支流的漆水和渭水支流的漆水都与耶律氏郡望无关,但限于现有史料,我还无法对此问题提供一个正确的答案。在辽朝文献及石刻材料中,找不到任何有关漆水的蛛丝马迹,不过我可以指出以下两点以供将来的研究者参考:第一,漆水是一个汉语词,而不是契丹语译音。在契丹小字和契丹大字中,作为封号出现的“漆水”一词都是汉语借词,如契丹小字《许王墓志》第24行“漆水郡王”,《故耶律氏铭石》第2行“漆水县开国伯”;[74]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漆水郡王”,《耶律昌允墓志》“漆水郡开国公”。[75]第二,被契丹人视为耶律氏郡望的“漆水”,应该到契丹人早期的活动区域内去寻找。我觉得,漆水郡的得名之由,可能类似于女真完颜氏的郡望金源郡,金朝并没有一个称为金源郡的地方行政建制,这个郡望源于女真完颜部的发祥之地按出虎水,漆水也应该是这样的一条河。如果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漆水也许是潢河或土河的别名,或者是它们的某一支流?《萧德温墓志》曰:“公娶耶律氏,封辽水郡夫人。”[76]辽水郡这个封号理应等同于漆水郡,而辽水实际上指的是潢河。不知这条材料是否能说明一点问题?我期待发现新的史料,能够最终解开这一谜底。


[1]田村实造:《唐代に於ける契丹族の研究——特に开国传说の成立と八部组织に就いて》,原载《满蒙史论丛》第1辑,1938年8月;修订本收入同氏《中国征服王朝の研究》上册,京都大学东洋史研究会,1964年,59—112页。
[2]赵光远:《试论契丹族的青牛白马传说》,《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
[3]向南纂录:《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376页。
[4]此段文字又见于《宋朝事实类苑》卷七八“安边御寇”门。
[5]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嘉祐二年四月辛未条。
[6]见《直斋书录解题》卷四起居注类“《仁宗实录》”条。
[7]据《长编》卷二○七治平三年正月壬申条和《苏东坡集》卷三九《范景仁墓志铭》,范镇于治平三年正月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陈州,神宗即位,召还。
[8]《契丹国志》和《大金国志》均成书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之前,参看拙文《〈契丹国志〉与〈大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