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亚洲区域模式论──滨下
梁启超:“激进-保守”
部落联盟模式与希腊罗马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
试论明清东南沿海海洋经
两种思路的碰撞与历史的
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模式
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模式
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模式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
最新热门    
 
联邦模式与清末变局

时间:2009-7-24 13:56:53  来源:不详
编的《政治学》“地方分权”条中对两种分权的区别。这实际上就是中央集权制和联邦制的根本区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三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页109。)

[12]郑永年有关现时中国的论断大致也可用于清末:“就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来说,在分权之下,中国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非制度性的联邦性国家结构,我把它称为‘行为性联邦’或‘半联邦’。”(郑永年:〈主流社会与民主政治秩序〉,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1996年10月号,页134。)

[13]〔美〕P·C·奥德舒克:〈立宪原则的比较研究〉:“……两种形式的联邦制……即宪法性的地方分权与有弹性的地方分权……〔后者〕排除了由宪法规定的不同级别政府间的界限,我们就必须假定自然而然最强大一级的政府——国家一级的政府——将迅速僭取全部权威……唯一行之有效的联邦制,如果我们有必要建立联邦制结构的话,应当是宪法性的。”(《公共论丛》1996年第2卷(三联书店,1996),页119-120。)

[14]肖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战略与管理》创刊号(1993年11月)。转引自《新华文摘》1994年第3期,页76。

[15]〔英〕弗·斯奈德《欧洲联盟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页70。):“在任何分权制的国家里,包括准联邦或邦联制国家,不同级别或不同行政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个核心问题。”

[16]据《国闻备乘》,戊戌政变后慈禧欲废光绪,荣禄劝之曰:“朝廷不能独立,赖众力以维持之。疆臣服,斯天下莫敢议矣。……”(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华书局,1988),上册,页151。)

[17]〔英〕伊·梅尼 文·赖特主编:《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春秋出版社,1989,页255):“从独裁主义向民主的过渡包括一个由中央集权制的政治行政结构向明显的权力分散的结构的过渡。”

[18]“他遇事优柔寡断”,“无统驭办事之才”,“素性懦弱”。(载涛:〈载沣与袁世凯的矛盾〉,《辛亥革命回忆录》第6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页323,325。)此外,在辛亥年尚能率领禁卫军做最后一搏的良弼,也“坐事空谈,因循事机”,而终遭袁的算计(常顺:〈顂臣被炸追记〉,同上书,页390-391。),是清廷无人之最后一例。

[19]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页187-188。

[20]阎西山:《早年回忆录》,转引自《阎西山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页17。

[21]资政院总裁世续等人的奏折(1911年10月29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页94。

[22]欧榘甲:《新广东》(1902年),转引自同注7所引书,页276。

[23]〔美〕史抚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页193-194。

[24]金冲及 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99。

[25] [26] [27] [28] 同注21所引书,顺序分别为页500,650,545,591-592。

[29]章太炎:〈民报一周年纪念会演说辞〉(1906年12月),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97),页330。

[30]监生陈惠栋的条呈(1907年阴历九月),同注21所引书,页296。

[31]朱维铮:〈“君子梦”:晚清的“自改革”思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1993年8月号,页4-7。

[32]直到1902年康有为仍认为光绪不可比之于汉献,认为大局尚未瓦解,各省未有割据者,而整个满清的问题“不过六十老翁之西后、荣禄二人擅朝耳。”(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转引自同注29所引书,页223-224。)

[33]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8年1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0),页209。

[34]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与〈上清帝第四书〉,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1994年10月号,页43-44。

[35]孙孝思:《光绪评传》(辽宁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