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姚锡光与《东方兵事纪略
三百年前的两道灵光——
最新热门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时间:2009-7-24 13:57:12  来源:不详
  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虽取材于宋,但向来被学者认为是研究明代尤其是晚明世风的重要资料。作者在书中描写许多佛徒与道士的活动,嘲讽之情溢于笔端,深刻揭示了晚明佛教文化的财色化和道教文化的欺骗性、腐败性。书中的道教斋醮活动,被认为是道士借以敛财谋利的工具;潘金莲为武大郎“念佛烧灵”时,众僧丑态百出,作者就此评论说:“世上有德行的高僧,坐怀不乱的少。古人有云:一个字便是‘僧’,二个字便是‘和尚’,三个字是个‘鬼乐官’,四个字便是‘色中饿鬼’。”(这些看法基本上来自《水浒传》,亦可为明初文人对佛教徒嘲讽态度之证。)借潘金莲之口,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佛教的调侃:“金莲说道:‘我听得说,你住的观音寺背后就是玄妙观。常言道,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这样的佛教徒所进行的宗教仪式,在士人的眼里已经完全失去了神圣宗教的应有之义,所以作者评论说:“淫妇烧灵志不平,和尚窃壁听淫声。果然佛道能消罪,亡者闻之亦惨魂。”更为深刻的是,作者对这种虚伪性的批判,没有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而是显得十分理性化:“琳宫梵刹事因何?道即天尊释即佛。广栽花草虚情意,待客迎宾假做作。”
    明代的其它作品如“三言二拍”中,也同样反映了作者对佛道的不信任乃至于愤慨。在这些作品中,庵观寺院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道士成为装神弄鬼的代名词,而最后发现并惩治这些淫僧恶道的,往往是正直的官员和士子。这就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共识。正如《金瓶梅》的作者一再感慨的那样:“此辈若能成佛道,西方依旧黑漫漫。”[20]对于士人们而言,极乐世界和洞天福地已经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了。
    表现之二:“人性”对“神性”的反动——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觉醒
    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晚明士大夫宗教观变化的直接反映,包括主观唯心主义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构建和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
与传统宗教的客观唯心主义相对立,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发其端而又最具影响力的是王阳明的心学。
    针对宗教、信仰将世界的本体归结于外在的力量,王阳明从心的本体地位导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主张人心即是宇宙的本体,所谓“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祖也。”[21]“至善者,心之本体,哪有不善。”[22]从心即理,心外无理的本体论出发,提出了“致良知”的认识论方法,认为“良知”就是是非之心,存在于人之本体,无待于外求。同时,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这较之彻底的先验论是一种进步。
    心学极大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张扬了人性,否认用外在的规范来管辖人心、禁锢人欲,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宗教的色彩。王阳明批评“佛氏著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23]牟宗三先生评价王学“因其真诚恻怛而有道德的内容,此即阳明所以终属儒家而不同于佛老者。”当然,由于只是草创,心学有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以至于它的部分末流及于疏狂,“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24]
    王阳明的哲学成为晚明思想界裂变的开端。他的主观唯心主义中张扬人性的一面,为其后的思想家所继承并发扬光大;脱离社会实际的一面则引发了王门后学的批判思潮,将良知与社会现实政治相结合,极力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对神性的反动。
    各种宗教在价值观上的共性,就是它们都以神为价值判断的主体。佛教把人的现实生活描绘成无边的苦海,号召人们通过修行以达彼岸的极乐世界,在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出世的理论前提;道教虽然把它的洞天福地和现实中的秀美山川联系起来,但也标榜自己是超凡脱俗的——总之,“俗人”在它们的价值体系中没有应得的地位,他们是以“佛”和“仙”的身份来品评众生,拯救众生的。与此不同,思想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构建:个人不仅是家族、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具有独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自我,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而非等待品评的客体,是社会价值法则的创设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改变自我的途径在于自救而非他救。
商品经济不仅带来了世风的变化,也带来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由于商业资本的支配作用,使得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增加了更多的变数,一切均处在变化与流动之中。在民间,它首先冲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贵义贱利之风,形成以金钱为中心的价值观;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