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姚锡光与《东方兵事纪略
三百年前的两道灵光——
最新热门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时间:2009-7-24 13:57:12  来源:不详
bsp;  随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农民对商品交换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由于前代尚未形成固定的大规模的集市,明代乡村自然就把已有固定化宗教活动的庵观寺庙做为市集的所在。清人柴桑曾记述民间“交易于市者南方谓之赶会,京师则谓之赶庙。”反映出到清代,民间已完全把庙会等同于商业集市。赵世瑜先生在他对于华北庙会的研究中发现,这一时期,庙会在乡村小镇具有浓厚的商业贸易色彩,如吴桥县城西关的白衣庙会自“正月杪起至三月十一日止,客商云集,百货齐备。”《张北县志》则更是强调了商业性庙市的意义:“此时将届秋令,收获禾稼一切农具购买困难,借此会期,内地商贩运来出售,远近农民均来争购。此便于农民者,一也;各乡农民该外外该债务,结帐还债,远隔一方,殊形不易,大多数规定会期彼此接头,清结一切,无异他处标期。此便于整理经济者,二也。农民嫁娶,对于首饰、衣服、妆奁等件,购买困难,借此会期,领女携男,亲自到会购买,自由挑拣,心满意足。此便于婚嫁事者,三也;母女、姐妹出嫁后,晤面谈心实属匪易,况系农家,终年劳碌,省亲看女,探亲访友,既无睱晷,亦无机会,借此会期,不约而同,均可会面,各叙衷曲。此便于会亲者,四也;至口内商贩,届时争先恐后,云集会场,买卖牲畜,而各乡农民所畜牛、马、猪、羊、鸡、蛋等项,均可出售。借此活动生活费者,五也。”[65]
    这一总结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第一、二、五条均反映出庙会在经济学上的重要意义,说明此时的宗教活动已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正如日本学者滨岛敦俊在考察江南城隍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江南农村在明代后期经历了商业化、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变动,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的各阶层,而城隍庙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江南农村在宗教上对这种变动所作的反应。即看起来只不过是一种宗教现象的‘镇城隍庙’的出现,其实可看作经济史的一个过程。”[66]其次,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上女性的活动也增加了,上述五条记载中的三、四两条反映了这一点。此外,如滦县庙会“妇女游观者俱以舟,钗光衫影,滉漾水中。”[67]的记载,更是可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新的文化因素萌动的佐证。
    宗教活动的文化娱乐功能更是表现的十分突出。清人吴震方记明代广东佛山的真武庙醮会时说:“粤俗最喜赛神迎会,凡遇神诞,则举国若狂,余在佛山,见迎会者台阁故事,争奇斗巧,富家竟出珠玉珍宝,装饰孩童,置之彩舆,高二丈,陆离炫目,火纸爆俱以绘采装饰,四人括之,声彻远近,中藏小爆数百,五色纸随风飞舞如蝶。”[68]足见这种由道士主持的祭祀神祗的仪式,已经成为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导致百姓“举国若狂”的与宗教活动本身没有丝毫干系,而是因为“陆离炫目”的文化表演。甚至有人修建或重建庙宇,首先都不是为了拜神。《三河县新志》载《重修麻林山庙碑记》云:“余先人非佞佛者也。曷为建此?从俗也,从众请也。乡人终岁勤苦,不获休息,遇庙场为酒食,召宾朋熙熙而来,攘攘以往,其犹是春秋两社遗意也乎。……余乡附近无庙宇,乡人因以建庙请。”
    由此可见,明代以降,宗教已经更多地从精神信仰的载体演变为社会生活的调节剂,人取代神,经济文化生活取代求神祈福成为宗教活动的中心。
    综上所述,明代无论是士大夫宗教观的变化,还是由之而引发的官方宗教政策的调整和民间宗教意识的演变,都鲜明地表现出社会的视角由注意神而转向注意人,由关注神秘的宗教和命数转而关注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意识形态结构开始松解,这种松解,既显现了中国启蒙文化自身的光辉,也为明中后期西学的传入创造了契机。 

   三、“欲求超胜,必先会通”―——西学的传入及其在中国近代文明萌生过程中的地位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结构已经出现了松解,明代中后期“西学”得以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文明的萌生起了一定影响。笔者以为,在评价西学东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西学传入的背景,西学本身的定位和中国士人对西学及基督教(这是两个有着本质差异的概念)的态度。 
    (一)就西学传入的背景而言,已经萌生的中国近代文明是西学东渐的先决条件。 
我们说西学的传入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自己的发展,是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首先,中国自身经济的进步和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型,使明代生产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