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
建安时期的文化裂变
最新热门    
 
唐前期的太子问题及其政治后果——兼论安史叛乱之因果

时间:2009-7-24 13:57:26  来源:不详
正月,6847—6851页。参《通典》(十通本)卷一七二《州郡典二·序目》,《旧唐书·地理志一》。
[9]《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将此事系于天宝六载(6877页),但其时王忠嗣已任陇右河西,不可能越过河北而去助役,故此事可能发生在天宝四至五载王氏任朔方河东节帅期间。
[10]《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八载六月,6896页。参《旧唐书》卷一○四《哥舒翰传》。
[11]《安禄山事迹》卷上(上海古籍 1983年点校本)、《新唐书》卷 二二五上《安禄山传》、《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一载三月(6910页)。
[12]据《吴表》和《王表》。
[13]《旧唐书》卷一○三《王忠嗣传》。
[14]《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正月,6847—6851页。参《通典》卷一七二《序目》,《旧唐书·地理志一》。
[15]据《吴表》和《王表》,天宝十四载以前,任期明确在5年以上者有:李祎(河东)、张守珪(幽州平卢)、安禄山(平卢幽州)、郭知运(陇右)、哥舒翰(陇右)、牛仙客(河西)、夫蒙灵詧(安西)、章仇兼琼(西川)共8任,其中只有牛仙客一人入相。(哥舒翰在拒守潼关时为使相,故《新唐书·宰相表》未予列入)。兼统者中除哥舒外,只有王睃一人曾为相,其他兼统者或任期5年以上者,大多是军将或下级官吏,后因军功而致位节帅。
[16]《旧唐书》卷九三《薛讷传》。
[17]《资治通鉴》卷二一○,开元元年十二月,6692页。《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仅言“为姚崇所构”。出任的具体情况不明。  
[18]《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夫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
[19] 陈寅恪曾从俸料钱角度,指出前期官员之俸料是内官多于外官,后期则相反(见《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1982年版)。但当时官员重内官而轻外任是否即为俸料轻重所致,尚需作进一步研究。从倪若水饯班景,望其尘曰:“班生此行,何异登仙”来看,恐怕与内外官的政治地位不同有关。
[20] 据《王表》,天宝十四载以前,朔方节帅 17人次,为相者 10人次;河东 18人次,为相者7人次;河西18任,为相者4人次;西川21任,为相者4人次;幽州12任,为相者2人次;陇右12任,为相者2人次;北庭13任,为相者1人次;安西11人任,平卢 8任,均无相。
[21]《安禄山事迹》卷上,《旧唐书·安禄山传 》。
[22]《安禄山事迹》卷中。
[23]《安禄山事迹》卷中载禄山将归范阳时,玄宗命力士送之,力士归,玄宗谓曰:“禄山喜乎?”对曰:“恨不得宰相,颇怏怏。”可知前此“以宰相处之”者,仅为使相之虚衔,而非真正入相。
[24]《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第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5]据《安禄山事迹》卷上(参《新唐书》卷二三五上、《旧唐书》卷二○○上《安禄山传》),禄山原为营州之杂种胡,因其解九蕃语而为诸司互市牙郎,后因战功而为张守珪养为假子,升任平卢将军。陈寅恪先生将其视作寒族胡人,言其既无家世背景,又不统领部落(见《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但象这样普通的蕃人在营州这一地区一定不少。
[26]《安禄山事迹》卷上,《旧唐书·吉温传》、《新唐书·宰相表中》。
[27]以通例言之,各节镇节帅要兼任节度使治所的地方长官,故河东节帅也要兼任当地的地方长官。据郁贤皓《唐刺史考·河东道·并州》(江苏古籍出版社版)所载,此后历任者为王冀、杨光翽;王氏事迹不明,杨氏则非禄山亲信。
[28]以上数事详见《资治通鉴》天宝十四载十一月。
[29]参《安禄山事迹》卷中,《旧唐书·杨国忠传》。
[30]《旧唐书·吉温传》、《安禄山事迹》卷中皆言国忠与吉温善,故追入京师任职。
[31]陈寅恪《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载《金明馆丛稿二编》)。
[32]《新唐书·高力士传》。
[33]《旧唐书》卷五一《玄宗顺贞皇后武氏传》,参同卷《玄宗废后王氏传》。
[34]《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廿二年四月,6806页。参《旧唐书》卷一八四、《新唐书》卷二○七《李林甫传》。
[35]《旧唐书》卷一○七《庶人瑛传》。参《新唐书》卷八二《庶人瑛传》。
[36]以上数事详见《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四十月、十一月(6822—6825页),二十五年四月(6828—6829页)。并参《新唐书》、《旧唐书》相关列传。
[37]犹豫不决之情况可以从玄宗与高力士的对话中看出,见《新唐书》卷二○七、《旧唐书》卷一八四《高力士传》;《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廿六年六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