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通史编著百年回顾

时间:2009-7-24 13:57:57  来源:不详
书超过了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水平,恐怕只能升格为研究生读本,且必须用心阅读、用心体会,方能大有获益。

张荫麟《中国史纲》(名实相符则应称《东汉前中国史纲》),是前面曾经说到的诸多“善始难终”中颇堪憾惜的一部未竟通史[36]。本书原是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一说受托于国防设计委员会),为高中阶段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编纂筹备至少应始于1934年下半年(可由《大公报》9月28日刊出《关于“历史学家的当前责任”》出台教材编写的初步构想并征求学界合作佐证),次年同报又发表《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编纂会征稿启事》,正式公布《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细目》,有四卷、八十章,起自石器时代,迄止新文化运动,最后一章为“近三十年的中国与日本”,已经预感到民族危机的逼近。原计划由吴晗、千家驹、王芸生分任唐以后各章主笔,由张氏综合统一定稿,终因国难等诸多原因,仅张氏第一卷进入写作阶段,且辗转于浙江、云南,至贵州遵义始问世,历时6年有余。此后,荫麟转攻宋史卷,但仅撰写三章(第三章亦未完),不幸英年早夭,《中国史纲》宋史卷随之远去,令人有伤逝之感。

张荫麟自广东考入清华学校,二年后即因发表与名师梁启超驳难一文惊动京华,那时才18岁。此后著译活跃,涉猎面很广,为学界所瞩目。清华结业后,负芨去美国攻读哲学、社会学,然而心志始终在“国史一途”(《与张其昀书》)。返国不久承傅斯年之荐,毅然抛却手头诸事,全力以赴执编通史。张氏既有国学根底,又对西方历史哲学有深入而独立的理解,专致心力熔冶哲学、社会学于历史学,在新史学界实在称得上是罕有的“天才”,思辨领风气之先,由他来编著通史,自然会别开生面[37]。

张氏少年得志,锋芒毕露,短短20余年治学生涯,四面出击,著译文采斐然,三四十年代锋头之健,今日后生听来已像“开元故事”。但他真正传世而久为学界称颂的,就数这部不及半壁天下的《中国史纲》。前揭顾颉刚《中国当代史学》对该书褒扬有加,而通史名家钱穆先生的推崇更是言重如山:“张君天才英发,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诸科,学既博洽,而复关怀时事,不甘仅仅为记注考订而止。然则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中国今日所需要的新史学与新史家――本文敬悼故友张荫麟先生》)“复关怀时事”一语,涉及张著通史的“春秋大义”,还需用1933年3月张荫麟写给张其昀的信略作补注。在信中,荫麟先生说:“国史目前诚无使人乐观之余地,然吾人试放远眼光从世界史趋势看来,日寇之凶焰决非可久者。然中国否不极则泰不来,且放硬心肠,伫候大河以北及江海沿岸之横遭蹂躏可耳。历史上腐化之时代而能为少数人道德的兴奋所转移者,殆无其例,必有假于外力之摧毁,摧毁之甚而不至于亡则必复兴。”这段一般人听来颇不合时宜的乖论,非出于对历史有深刻体验者不能道此;而此种体验渗透在整部《中国史纲》文字背后,若没有相当社会阅历者,亦很难心领神会地读出。

张氏《中国史纲》能跃出当时三十余部通史著作方城,得到格外的垂青,是因为读者普遍惊羡它文笔流畅粹美,为其运思遣事调度自如、举重若轻的功力所倾倒。全书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不仅无颉刚先生所揭通史枯燥乏味的痼疾,读来悠然轻松,又有一种艺术享受的愉悦。

张氏之后,与之可媲美者,唯范文澜,然议论成分已经外露;随后就继之者乏人了。笔者多年来有一种莫名的感触,假若此项写作风格竟成了中国通史编著的“史家绝唱”,这是同业人士的莫大悲哀。然而,假若误读了张氏叙述历史方式的深意,把“说故事”看浅了,不经心地随便用去,也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张氏在《关于中学国史教科书编纂的一些问题》中特别申述:“我们并不想把自己的目的和史观放在这部书的前境(fore ground);我们要使自己的目的和史观在这书中成为‘有若无’……最能达到目的的方法是不使人觉其有目的,最真确的史观是能与事实融化于无间的史观,此固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短短数语,意味良苦,其中“有若无”最是境界。“叙述”非但不是无所用心,而是更须煞费心机。这里,除了显露他有关历史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的特见外,更重要的是,对“科学主义”的怀疑,以及对历史决定论、历史目的论的摒弃,使他倾向于历史是一种“自然”,强调“贯穿史材之最好线索是事实本身的脉络”,与事实融化无间的叙述方能显现历史的“真境”。以此可见,正是编写者对历史观察的特有立场和方法,才引导出《中国史纲》写法的不同凡响,后人需细细咀嚼才是[38]。

 

(四)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评述中国通史的撰述,到张荫麟就嘎然而止[39]。可是,著者显然没有充分关注到,就在钱、吕、张三氏通史写作的同一时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已经向通史编纂阵地发起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