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中考历史知识异同点比较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政策专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专
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专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专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专题单
最新热门    
 
专题式选择题组合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时间:2007-3-2 14:23:46  来源:不详
专题式选择题组合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2000年在江苏、吉林、浙江等省第一次实行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即推出了专题式选择题组合,这种试题组合的基本特征是,命题者首先设计一个与考生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然后提供两道以上的选择题组合,综合有关这个问题的知识和认识,这种命题形式国外试卷早已有之,但在我国尚属首次,这种试题组合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特定具体学科问题的掌握能力,并防止了考试对知识的简单再现,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种题型设计灵活,考核的内容源于大纲,教材,但又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摆脱了教材文字的束缚,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鉴于专题式选择题组合具有独到的考查功能,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仍保留了这种基本形式,并在原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考查的知识点更加集中,导向更加明确,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综合的色彩更加浓重,以史为鉴的史学功能更显强烈,如关于教育的专题,命题者以“自孔子兴学以来,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为问题,串联了5个有关古今教育的问题,提出历史上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今天中国教育的巨大发展是社会改革开放的成果,命题既体现了历史学科内的综合,又巧妙地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与历史联系起来,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延伸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关于改革的专题,命题以“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为问题情境,串联了5个古今有关改革的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今天我们国家的改革与思想解放的关系,题目从战国一直延伸到当代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中美关系的专题,应该说,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和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该题从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联系到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其命题意图是用历史上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来揭露今天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揭露美国一贯标榜的“开放”、“自由”的实质,以史为鉴,是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好题,另外,出现在同年的广东,河南和天津的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两个专题式选择题组合也值得我们关注,广东、河南卷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努力探索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路”为问题情境,涉及的是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党人抗争探索活动的有关史实,该题组合体现了历史学科内的综合,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主体知识;天津卷则以“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历程”为问题情境,以我国古今文字演变为主线,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于中国文字演变相关史实的理解,同时,该题也体现了较强的人文意识,学科内综合的命题导向也十分明显。
    高考的形式无论怎样变化,其核心问题仍是命题改革,命题体现了形式变化的内在要求,专题式选择题组合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综合题不一样,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而且要通过专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考查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众所周知,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让学生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正确理解现实和未来,可以说,这种形式的命题的推出是对以往一味考查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的再次纠正,特别令人关注的是,2001年关于教育的专题,考查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并无明确提出,例如,“宋代教育的特点”,“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的历史性变化”、“20世纪初中国留洋热朝的社会影响”等等,考生仅凭简单的知识记忆很难正确作答,必须对基础知识有所突破,即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这种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符合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它必将对今后高考命题和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不少历史教师认为,在今后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常规性考试中,专题式选择题组合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常见的考题,因此,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专题式选择题组合便成为试题研究的一个热点,专题式选择题组合的设计对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需要认真探讨,多多实践,结合对近两年高考专题式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