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操守祥:整合资源、教活
陈新祥:鲁迅中学历史试
梁云祥:日本历史教科书
赵德祥:评华师版《中国
赵士祥:比较新课标高中
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
姚锦祥:高中历史专题体
姚锦祥:乡土史的教学规
景德祥:德国反思纳粹历
最新热门    
 
陈新祥:高考命题的惊喜与遗憾

时间:2009-10-18 17:11:52  来源:陈新祥
 


高考命题践行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惊喜和遗憾

——08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第26题研究
     

陈新祥

 

绍兴县鲁迅中学 

 

08年高考在经过一阵热闹的评析之后似乎与夏天的暑热一同退去了,但热闹之后的思考是否该随着秋冬寒气的到来而冷却呢?热热闹闹、面面俱到、浮光掠影、海阔天空、蜻蜓点水的评价或许必要,但能否真正认清08年的高考真容,恐怕只有对高考试题热评之后的冷思考后,并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确解剖,微格研究,才能看得更为清晰。作为事实上的中学课程的引领者的高考命题者的同道、“对手”、研究对象和“学生”当然或者还有他们曾经的老师(相对而言,考学生其实就是考老师,师生其实是学习共同体关系。再高考命题者曾经的老资格的老师恐怕已不多,有也快退休了)的中学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来应付这个并不好对付的同道、“对手”、“老师”?怎么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少说“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多做“新课程:我会好好爱你”实事,才能成为他们合格甚至优秀的“对手”、同仁和学生?按照黄牧航老师的说法,高考命题组成员基本属于年富力强型的,年龄在四十五左右,都是学校的学术骨干,在大学的某一学科领域是国内的一流的学者。(见《中国历史课程网》,程晓波:《听黄牧航讲座之思考》),也就是说基本属于“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属于“东邪西毒”一类,我们中学教师不认真对付怎么行?

 

————————————————————————————————————————

程晓波:听黄牧航讲座之思考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809/10344.html

———————————————————————

 

下面笔者专门就大家觉得相当有意思的08年广东历史试题的第26题,对照新课程的理念作微格、外科手术式的解剖,发现该题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着实有不少惊喜,当然也有遗憾。并望得到方家指教。为便于与大家一起研究,笔者将原题摘抄于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8226;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据《汉书8226;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 经济形式。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
(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十406+2300十4918+2732十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
 
(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

(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2分);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

(4)不成立。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

 

一、践行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理念的惊喜

新课程关注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认为“整体的人”的人发展意味着智力与人格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 该题:

第一,践行了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 “整体的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理念。

该题以教科书古代中国农民赋税负担繁重的知识点为依托,以《汉书8226;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与支出情况”这一具体典型新材料入题,并以表格的形式形象地加以呈现,将文字与图表有机结合,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农民赋税负担繁重的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新材料、新问题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解释能力、比较能力、计算统计能力、概括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历史评价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关注学生各种智力发展的理念,同时又关注学生人文意识、三农意识、民生意识,农业发展促进商业发展,商业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关注民生问题必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改进农村变化,善待农民、关注民生、关注生活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责任意识,体现了新课程关注学生人格健全的理念,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智力与人格协调发展的理念。

第二,践行了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

该题通过考查学生对西汉农民由于赋税负担沉重出现一般农民家庭出入不敷出的局面而不得不从现实出发,“为了增加收入”,设法采取措施——从事家庭手工业、投身商品经济(商品交换)以改善生存、生活状况,迎接社会和生活的挑战的理解,要求学生树立作为一个社会人,在面对生活和社会困境时,除了要对生活和社会抱有希望和信心,关键还在于设法使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和生活,增强对生活和对社会的信心的信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和生活,成为一个善于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协调自我与社会平衡,不怕生活和社会挑战的人格健全的人。

 

 

二、践行新课程关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理念的惊喜

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认为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同时应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凸现课程综合化,努力淡化学科界限,展开跨学科的对话,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和平衡性。[2] 该题:

第一,践行了关注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理念。

该题所选取的历史材料是经过整合的《汉书8226;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的本题“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与支出情况”,要求考查的是学生对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的原因,将学生的熟悉和日常的生活认知和生活经验与所学历史学科知识结合进行考查,让学生所学知识生活化,鲜活化,有意义化,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知识教学生活化,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理念。

第二,践行了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凸现课程综合化,努力淡化学科界限,展开跨学科的对话,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和平衡性理念。

该题考查的内容,既属于经济史中的赋税史的范畴,也属于社会史的家庭史和人口史的范畴,甚至是相当典型的社会史内容,内容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其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最典型的是居然涉及到数学学科和心理学常识的考查。如本题要求通过提供的历史材料来统计计算——农民的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收支是否平衡,是入不敷出,还是收大于支,还是收支平衡,没有相当的统计学知识是不行的。再要求揣摸农民心理——农民入不敷出怎么办?于是揣摸农民会想办法动脑筋——会去经商,来增加收入,解决入不敷出的生活问题。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分析常识,不能理解人的“图利”或“趋利”的心理和动机,要答出“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是不容易的。

三、践行新课程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理念的惊喜和遗憾

新课程强调必须建构知识与人之间的一种整体意义关联,使之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意义,认为应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在学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必须确立新的知识观,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念。[3]该题:


惊喜在于:践行了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在学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

该题所选取的包括项目、数量、备注三目,项目栏又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项,而支出项又包括赋、役、日常支出三项,赋又包括田租(上缴实物)、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二项,日常支出又包括食、衣、祭祀等仪式三项,层梯级表格式材料,不化功夫研究解读怕不是轻易可以读懂和理解的;所设计的四个问题也不是学生一看材料就能背诵知道在教科书的什么地方根据记忆轻易表达或背诵出来的,考查的不是对死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新材料,理解材料表格所示“收入”“支出”的含义和各项目内容,仔细留意表格备注中有关“兵役和徭役”的“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内容表述的细节,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是要求得出“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这样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可以说是结论之外的结论。还要求在此基础上在阅读材料中进行各项的对应比较,得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的比较性结论。更绝的是该题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在得出“农民收入不敷支出”的结论后,要求再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回答第二问“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的问题。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统计能力,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史学发展综合性、社会性的成果和方向,还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实践能力理念。学生如果没有相当的综合思考和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平时没有认真体验过仔细踏实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注重的材料微观化的阅读、理解并切实利用所学知识的合理运用的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有效训练,要有效地答好这道题取得理想的成绩是难以想象的。

遗憾在于:没有充分践行新课程强调必须确立新的知识观,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念。问题出在该题第(4)问命题思路尤其是参考答案的设计上。

该题第4问的问题是:“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认为不成立。理由是认为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问题”即始于何时的问题,已经是个被学界视为已经过时或者说是没有多少讨论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了。因为这个始于上世纪30年代,虽然有过“辉煌”历史,50、60年代曾被称为中国史学界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且其争鸣所蕴蓄的学术含量也不低,对当时学术研究的历史贡献也不小,但从1985年由徐涤新、吴承明主编,从1960年代初期开始撰写,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具体的实证,集中反映了我国学者多年来关于此问题研究的学术成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从此,由于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这实际上主要就是为了论证和注释——“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939年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作的经典性的阐述——这段我们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与其说是学术话语不如说是政治话语,对此问题的研究和争鸣开始明显降温,几至无人问津,终成明日黄花,黯然凋谢,少有人再攀折这朵带刺的鲜花。[4]因为这是一个本身存在严重真实性问题的 “问题”。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现任《文史哲》杂志主编的史学家王学典先生传神地称之为“假问题”。[5] 这体现了该题命题者对学术研究趋向感觉存在滞后性和迟钝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被认为是已经过时的存在真实性问题的该题的问题设计,是一道“是”还是“否”都可以回答的开放型判断说明题。照理来讲,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成立从而完整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就行。而“成立”和“不成立”的两种结论其实学生回答都是可以的。因为该题本来就是争鸣题。再因为虽然试题有根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进行判定的限定,但由于有“根据有所学知识”的规定,因此“根据材料(3)”这一限定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是超出材料范围也可以答的全开放的问题,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定“西汉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理由是西汉已经出现雇佣关系”的结论也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参考答案上却不承认“成立”一说。从而妨碍了学生不要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为和创造的过程,妨碍了学生新的知识观的形成,消解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

而实际上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何时的问题”,像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之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之“史学争鸣”就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代,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有人认为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有人则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

该题命题设计答案的思路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该题命题者对中学历史各套教科书太不熟悉了,还在于命题者过分强调了知识的绝对单纯客观、洁净中立,存在绝对客观主义或绝对本质主义倾向,否认历史知识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否认了历史解释和评价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这既不符合新史学强调解释历史变化的方式从直线式的单因素因果关系转向互为联系的多重因果关系,历史学的性质和功能从科学性转向了主观性、文学性、解释性的发展趋势,妨碍了学生新史观的形成,更在于命题者的知识观与新课程的知识观——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观念——格格不入,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总之,08年广东历史第26题,在高考命题中努力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虽然有遗憾,但惊喜多多,给我们中学历史教育践行新课程理念上了有缺陷但还算生动的一课。

让我们共同漫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像的王国”前行。


主要参考文献:
[1][2][3]钟启泉:《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系列教材〈总序〉》,载《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4]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学术界》2003年第4期

[5]王学典,《“五朵金花”:假问题与真学术》)

http://hist.cersp.com/kczy/xwss/200510/321.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