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最新热门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35

时间:2009-10-18 17:25:35  来源:刘芃、朱…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全球范围内的对峙。在不同时期,冷战的性质和表现有所不同。冷战起源于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后的世界格局已经初露端倪。在世界性大国中,英国的衰落经过战争的打击更加明显,法国败降,德国和日本的失败在即,只有美国既保持了上个世纪之末取得的经济优势,又在战争中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苏联在战争中曾单独抗击德国法西斯,扭转了欧洲战场的战局,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苏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

 

二战结束后,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了冷战。美国以“反对共产主义扩张威胁、保卫自由世界”为口号,具体作法一是遏制苏联,竭力限制苏联影响力的扩大,二是力图分化瓦解苏联影响下的东欧,三是援助西欧,与西欧结盟,使反苏盟友的实力恢复和增强,同时加以控制,四是控制亚非拉其他国家。英国在冷战中是美国最忠实的合作者,苏联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反击。这样,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和两极格局。


显然,冷战主要是由美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所以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是力图维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苏联采取的反击是回应式的,但是,冷战的发生和加剧苏联方面也有责任。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例如拒不从伊朗撤兵,对土耳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尽管它表现的范围有限,苏联出于安全带的考虑,主要是对周边国家,但为美国发动冷战提供了借口,也使冷战具有美苏争霸的色彩。当时斯大林在理论认识也有偏差,忽视了整体世界统一的世界经济,认为存在着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这反映了斯大林对时代估计的基本错误,对资本主义灭亡盲目乐观。


两大阵营的对峙使双方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随着斯大林去世和美国总统的换届以及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50年代中期,冷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初期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多的被美苏争霸取代。同时,冷战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双方放弃了单纯的对抗,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所谓“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使得美苏关系出现了即有争夺也有缓和的局面。美苏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双方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分别生产和贮存了大量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时刻威胁着世界人民。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相继爆发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对抗事件,在中东战争等重大国际冲突的背后都有美苏的插手。美国还发动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为了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两国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干涉他国的内政。l968年,苏联担心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会脱离自己的控制,悍然出兵镇压。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对抗之中也有局部的缓和。l959年,美苏举行戴维营会谈,这是战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谈。1963年,美苏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企图共同控制核武器。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和平与发展,也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各国的反对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美苏称霸的企图严重受挫。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侵朝、侵越战争及其失败使美国在国际上处于被动地位,国内也出现了反战运动。西欧和日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战后初期形成的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欧不愿意为美国争霸火中取栗。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斗争,但是没有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情况那样矛盾激化,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得西方国家善于用妥协的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在矛盾斗争的同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苏联把东欧看作是自己与美国争霸的势力范围,对东欧各国加以政治上严密的控制,同时双方经济关系也不平等。东欧在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的同时,开展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苏联在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仍无法阻止东欧越来越强的离心倾向。苏联的经济势力远不如美国,为了军备竞赛,不惜牺牲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

 

亚、非、拉地区国家持续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到60年代末,殖民体系基本瓦解,民族国家第一次真正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改变了整体世界形成以来亚、非、拉地区国家长期任人宰割的境地。广大新兴独立国家为了加强合作、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在1955年召开了万隆会议,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在国际关系中独立自主于超级大国争夺之外、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让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在1971年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世界影响逐渐增加。美国为了抗衡苏联,调整对华政策,走上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道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显示出整体世界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美苏争霸难以为继,因此,70年代美苏在战略上和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冷战表现出更多的缓和趋势。l975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签署宣言,强调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缓和和交流。苏联在缓和的掩盖下,进行扩张,于1979年出兵阿富汗。美国转而采取强硬政策,里根政府实行新遏制政策,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力图用高科技的军备竞赛和经济制裁挫败苏联。苏联实行的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长期的争霸世界和军备扩张严重削弱了经济实力。l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不得不实行收缩,美苏关系再次出现新的缓和。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原来美苏争霸造成的威胁世界安全的战争危险不复存在,以美苏争霸为背景的地区性冲突,例如柬埔寨问题、中东问题等,大多得到缓解或解决,世界局势总体上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但是,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之中,使得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在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在前苏联和东欧等一些地区政治力量失衡,原来美苏争霸下掩盖着问题得以突然爆发,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愈演愈烈,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发生了波黑冲突。其次,各国纷纷关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新格局和世界新秩序。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上又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繁荣,霸权主义膨胀,企图建立一个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因此以西方联盟为基础,竭力扩大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和控制。1990年,美国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发动了海湾战争,加强在中东的地位。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执行东扩政策,力图把前东欧地区纳入北约的势力范围之内,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新成员。1999年,北约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名,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在亚洲,美国加强与日本的军事联盟。美国的霸权主义增加了世界的不安定因素,不过,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仍在继续。首先,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虽然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第三,随着苏东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尽管近年来,南方地位有所下降,但是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第四,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通过调整,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战后初期是恢复和改革时期,从50年代初期开始各国先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70年代初进入滞胀时期,90年代表现为美国的一花独秀。

经过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特别是l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战后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凯恩斯主义,由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竭力扩大社会需求,调节矛盾。各国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略有不同,主要有企业国有化,由国家直接进行经营活动,主要是收益低但又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私人企业难以经营的部门,例如交通、航天等部门;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对社会生产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福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英国和北欧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政府进行采购,扩大财政支出;以税收、利率等财政金融手段为杠杆,调节生产,其中利率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段。


    在国家干预的同时,私人经济体制本身也出现了许多变化。
在所有制方面,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有利于企业最大限度的吸收资金以适应企业大型化的需要。


    与此同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所有者一般不再参与型服务业方式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最快捷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完成商业有关活动。与此同时,在就业人口中从事知识产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体力劳动者人数锐减。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迅速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保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繁荣。西欧国家在发展高科技方面落后于美国,形成了经济停滞不前,力图奋起直追。曾创造了“经济奇迹”的日本由于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赶超型现代化的优势消失,但还没有能转变成主动创新,造成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停滞和衰退之中。


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的新变化被称为“新经济”。有人认为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经济,也有人认为应该包括全球化在内。对新经济时代,有“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等多种称呼。对这个时代的历史地位,有人认为是工业社会的一个阶段,也有人认为是工业社会以后的一个新历史阶段。这一变化还在进行中,值得密切关注。现代化首先是从西欧兴起的,然后逐步向外扩散。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也不例外,当代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展示的是后者的前景,因此,后进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当然,后发现代化国家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创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

 


在世界近代史上,欧美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同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亚非拉地区国家的现代化却举步维艰。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亚、非、拉地区自身现代性因素发展得不充分,完全依靠内部因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条件尚不成熟,其动力源于对欧美现代化挑战的回应,源于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因此,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本国竭力维护传统、反对变革的强大的保守势力,二是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破坏和阻挠。欧美的殖民扩张一方面起到现代化的扩散作用,为落后国家提供了示范,刺激了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另一方面为了宗主国的利益又压制阻碍了殖民地现代化的进展。

人的异化。作为反抗,五六十年代存在主义等思潮在发达国家十分盛行。l973年,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滞胀的发生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扩大社会需求,为此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放松信贷,扩大货币供应量。这些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财政赤字扩大,债务增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和超过了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同时,滞胀也是一次结构性危机,传统产业日益衰落,汽车、电器等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市场饱和,生产能力过剩,已有科技成果基本普及,新技术尚待开发,劳动生产率降低。发达国家纷纷寻找解决滞胀的对策。在政策指导思想上,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主张逐渐受到重视。供应学派不反对国家干预,但主张通过鼓励投资,增加供应,创造出需求。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和经济活动发生波动的根本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

 

l981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吸收了这两个学派的主张,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任内基本控制了通货膨胀,经济走出了滞胀。英国撤切尔政府采取了紧缩通货、控制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控制福利国家规模、减少税收、国有企业私营化等措施,来抑制“英国病”。到8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陆续走出了滞胀。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的这些政策调整,不是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是减少一些干预,增强企业的活力。在同一时期,各国政府还加大科技的投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7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兴起。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技术革命对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移,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经济取代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信息技术向其他产业部门渗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方式以及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再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新型服务业方式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最快捷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完成商业有关活动。与此同时,在就业人El中从事知识产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体力劳动者人数锐减。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迅速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保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繁荣。西欧国家在发展高科技方面落后于美国,形成了经济停滞不前,力图奋起直追。曾创造了“经济奇迹”的El本由于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赶超型现代化的优势消失,但还没有能转变成主动创新,造成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停滞和衰退之中。


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的新变化被称为“新经济”。有人认为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经济,也有人认为应该包括全球化在内。对新经济时代,有“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等多种称呼。对这个时代的历史地位,有人认为是工业社会的一个阶段,也有人认为是工业社会以后的一个新历史阶段。这一变化还在进行中,值得密切关注。现代化首先是从西欧兴起的,然后逐步向外扩散。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也不例外,当代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展示的是后者的前景,因此,后进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当然,后发现代化国家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创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

 

 


在世界近代史上,欧美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同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亚非拉地区国家的现代化却举步维艰。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亚、非、拉地区自身现代性因素发展得不充分,完全依靠内部因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条件尚不成熟,其动力源于对欧美现代化挑战的回应,源于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因此,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本国竭力维护传统、反对变革的强大的保守势力,二是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破坏和阻挠。欧美的殖民扩张一方面起到现代化的扩散作用,为落后国家提供了示范,刺激了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另一方面为了宗主国的利益又压制阻碍了殖民地现代化的进展。


因此,亚非拉国家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是推进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拉丁美洲,情况略有不同。经过19世纪初期的民族独立战争,绝大多数国家已经摆脱了西班牙等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政治独立,但是迟迟没有走上现代化道路,这是因为在经济上国内的封建大地产制占据统治地位,外国资本垄断着工矿企业等经济命脉,阻碍着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傀儡独裁统治。所以,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任务是如何从政治经济上摆脱外国控制,发展民族工业。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持续不断,但是在20世纪上半期,真正取得成功的却很少。土耳其经过凯末尔革命,维护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民族国家后,继续进行改革,清除了进行现代化的内外阻碍,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墨西哥在卡德纳斯执政期间,利用国家政权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领域全面进行改革,被称为墨西哥现代化的开端。它们开创的现代化模式,对其他大部分尚未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亚、非、拉国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存在了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能够取得这样历史性胜利的原因在于,讲人一十世纪后,亚非拉地区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数增多,建立了政党,制定了纲领,使得现代民族民主运动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第--次lJtt界大战中,许多亚非拉国家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经受了锻炼,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战后亚非拉地区产生了相互支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的思想,大大增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力量,促进了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国际环境。


由于亚非拉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独立运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从领导力量上看,有无产阶级领导、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小资产阶级领导、封建阶级领导和部落酋长领导等类型。从斗争形式上看,即有武装斗争方式,也有政治斗争方式,后者占多数。另外,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面对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难以以武力继续维持殖民统治。同时,战败国德国和El本放弃了原有的殖民地,用经济的方式占领世界市场,反而取得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因素促使老牌殖民国家相继采取了非殖民化政策,同意殖民地的独立,以此来换取保持和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的经济联系。发展中国家是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开始全面启动现代化。


多数国家采取的是资本主义模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民族独立国家宣称仿效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例如印度尼赫鲁政府、非洲社会主义等。它们建立集中的中央计划体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实行国有化政策。这些国家自称“社会主义”,实际上只是采用某些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并不是真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于实行的政策不符合本国国情,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都比较缓慢。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大多数国家现代化的起点较低,内在的现代性因素积累较少,非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尚处于部族阶段,是在外部因素刺激下被卷入现代化浪潮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全面的,在启动现代化时,几乎要同时解决现代化面临的所有问题,不仅要推进工业化,而且还要进行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这就增加了现代化的难度。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复杂。二十世纪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缩短自身现代化的时间,另一方面又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阻碍本国现代化的进行。


这些特点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从实践上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具有赶超型现代化的性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长期和外部接触,充分了解了现代化国家的先进发达,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急于实现现代化。赶超型现代化即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内部因素,也容易忽视循序渐进,造成脱离实际,好大喜功,贪图冒进。


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普遍加强,这既有利于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快现代化步伐,也容易造成官僚机构庞大,政治民主化缓慢,腐败丛生,经济缺乏活力。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社会变革。在现代化各项内容的时序上,发展中国家多选择优先实现工业化,集中于经济现代化的推进上。毫无疑问,一般而言,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可以带动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但是只偏重于经济,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滞后,也阻碍经济现代化的深人。


在具体经济政策上,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国有化,用国营经济弥补私人资本势单力薄的不足,进行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在发展战略上,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经济起飞后一般采取出口导向战略。


拉丁美洲国家在60年代侧重于发展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其他方面改革滞后,结果政治上仍然是军人独裁,经济的增长也没有能够带来社会的进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更加扩大,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外债巨增,经济形势不稳。8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国家开始逐渐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墨西哥、巴西等国已经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亚洲四小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大约从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到80年代已经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韩国经历了长期的军人执政后,转向民主政体。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四国继起,被称为“新四小龙”。l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的经验一度受到怀疑,但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采取有力措施,很快走出了危机。


但是,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在拉大,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l996年则进一步扩大为78倍。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在下降。过去l5 年,l00多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人减少了,60多个国家的人均消费以每年约1%的速度递减;1998年世界贫困人口又增加了4亿,共达l7 亿。不发达国家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也在下降。据《l998~199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资料,中低收入国家在世界GDP的比重从l980年的28.6N降到l997年的21%;它们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7%降到了25%。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不断增加,屡屡爆发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如1996年发展中国家必须偿付的债务上升到l.94兆美元,是10 年前的2倍。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生存危机日益严重,生活在32 个国家中的7亿多人,要把80%的收入花费在食品上,当粮食歉收时就难以生存。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人们从现代化的历程中认识到,现代化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不能实现人的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现代化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单单是经济的增长,更不是竭泽而渔。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产生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等各种发展理论,都对提高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认识起到一定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