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马学松:资产阶级民主革
蒋碧勇:以工业革命为例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蒋碧勇:鸦片战争可否称
蒋碧勇:鸦片战争问题的
蒋碧勇:高中历史教材中
蒋碧勇:高中历史新教材
李稚勇:中美日中学历史
傅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
邓志勇:新课程与历史教
最新热门    
 
胡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学案

时间:2009-10-18 17:03:10  来源:胡勇
 

我所知道的危机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学案

胡勇
 

背景交待:这是一节区公开课。区教研员在五天前通知我准备一节公开课,要求有两个:

一为小组教学,

二为非常规教学。

接到任务后,我诚惶诚恐,

一则为名所累,我怕自己讲不好,丢脸;

二则担心达不到老师们的期望值,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

苦想,直到周二才有个基本眉目。

周四,在异地教学,学生还是比较配合。听课老师30多人。这个只是学案,还要配合教师的课件一起使用。
 

我的名字叫本杰明,今年29岁。就职于纽约一家证券交易公司。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妻子玛丽温柔而美丽,是一个教师,我们有一个五岁的可爱的儿子,和一个三岁的女儿。每天我开着车愉悦的上班,快乐地回家。周末一家四口逛街、去公园、看电影,人生有此不亦乐乎!

 

问题一:当时的本杰明的生活状况怎样?他的状况跟当时的美国一致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然而,这一切在1929年的10月24日被改写。有人忽然卖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惊慌和恐惧的抛售,像多古米诺牌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我所拥有的20万股票也在这抛售中不见踪影。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回到家的。打开收音机,我听到这样的消息:1929年的10月24日在这个黑色的星期四,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的市值股票蒸发殆尽。

妻子玛丽回来了,见我一脸沮丧的呆坐在桌子前,问清原因后安慰我说:“没事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我坚持着,可是好日子并没有到来!

随之而来的是800个银行破产,我在银行的15万存款也消失,我们辛辛苦苦的生活积蓄在瞬间化为乌有,这时我也因证券公司倒闭而失业-----短短一个月时间,我所有的幸福与温馨全部化为记忆。

我没有了工作,可家里的花费一样也没减少。情急之下,我以100美元卖掉了汽车。

我还看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饥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只为等着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还有无数人流浪在全国各地-----这时,更为不幸的事发生了,玛丽在一场食物哄抢中被氓流打成残废。天啦,我该怎么过日子啊?我也加入了饥民的队伍。我甚至想从刚刚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在我心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恐惧!

有好消息说,农产品大量滞销,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可我们现在已身无分文,还欠着东家的房租呢!

我在等待着死神一般了无生气的存在着。在饥寒交迫当中,我总是怀念着以往那鸡鸭鱼肉的美好生活。想象着胡佛总统说过的:“让家家拥有一辆小汽车,家家锅里有只鸡!”可是,现在的政府,似乎对于我们的恐惧漠不关心,现实的状况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局势反而在不断恶化。空前的绝望情绪四处蔓延。在日记里,我这样写道:“难道世界的末日真的来到!”

 

问题二:在恐惧中,本杰明的生活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周边的状况又如何?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政府难道真的对他们的恐惧漠不关心吗?请说出理由。 

 

一晃就是4年过去了,现状还在继续恶化。报纸上说,不仅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损失近半,而且这场恐惧席卷到了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包括亚洲的日本,整个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三分之一以上。人们用“大萧条”来形容这场突如其来的恐惧。

问题三:如果要你用三个词来形容这突如其来的恐惧,你会用哪三个词?请说出你的理由。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同时, 失业者的示威罢工及小农的武装反抗时有发生。广播还说,美国法西斯的威胁也一度增长,老牌的恐怖组织“三K党”和“美国军团”迅速扩大,新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还有人告诉我,也好像德国有个叫希特勒的人强化了在德国的统治,东方的中国好像爆发了战争

   
问题四:本杰明又看到听到了什么景象? 这些景象符合历史吗?说出你的理由。

 
面对恐惧,我们首先不是想到解决恐惧的办法,而是首先战胜恐惧自身!面对恐惧,我们只有深刻知晓恐惧本身,只有深刻理会恐惧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战胜恐惧!这是1933年有人这样在竞选演讲时说的话。我把它记了下来,可是我还是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五:面对恐惧,本杰明不知如何是好,你将如何帮助本杰明?导致这场恐惧的因素有哪些?某天若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灾难和生命恐惧,我们又当如何?

 

2004年8月,奥地利学派新信徒佩佐夫在读完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一书后,将美国1920年与今天的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一个崛起的经济巨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1930年所经历的”。他预测:“将会在2008-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                             

                  ——2004年11月22日《全球财经观察》

问题六:今天中国的经济现象和1920年美国的经济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认为中国会不会发生 “大萧条”?说出理由。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胡佛政府解决措施中你有哪些启示?


教后反思:

1、自我感觉一般,主要是两个地方未做好:

一,这是一节非常态的展示课,所以形式花样稍微多一点,可能会导致具体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难点的突破上略显不足;

二,未能体现小组教学的明显特征。(这里,补充说一句,我要求小组围坐,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无法围坐,小组教学打折扣。)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可能显得有些浅。当然,也有亮点::

一,突破教材,重新编写学案,贴近学生生活,让历史离学生更近,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积极主动发言的状况就可以看到;

二,结尾处,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富有震撼力。将主人翁在经济危机中的抗争,转化为人生困顿中的抗挫意识教育,特别是汶川地震材料引入,联系时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信念、勇气、坚强、责任、爱的力量!

听课教师意见如下:当然说好话者居多,不多重复。这里有几点列出来,可以激发思考。

一,这样的课堂教学值不值得借鉴,花费太多,目前教学压力大,时间紧,最根本还是把握好课本。

二,无论什么样的课,最终通过检验的还是考试成绩,多关注知识点落实;

三,从经济大危机到四川汶川地震的联系,没有必然的联系,缺乏科学性。

 

 

由于时间关系,当时未能与在场的老师一一对话,这里简单回应几句。我想,越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状况,就必须逼着我们的老师去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谓有效性,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们都可以大胆的去做!课本,是诸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科学性、水平、权威性,自然毋庸置疑,但是在当下多元时代,课本不再是唯一教学资源,允许也鼓励教师通过自主创造和加工,构筑出更适合学生心智、兴趣、生活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关于考试,这里不矛盾,课堂的好与坏?不是我们教师说了算,更多的我想应该多问一问孩子们,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只要我们更多的从孩子们的需求出发,为着孩子们的发展服务,孩子们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自然好,整体素质也得到提升,这本来就是一体化的东西!

最好,说说联系时事的科学性问题。首先,我认为还有些教师未能明了我这节课的魂,我用了本杰明一家在经济危机中的遭遇作为主线,贯穿经济危机的始终。以普通人物的视角审视经济危机,学生容易理解。本杰明的遭遇,以及后来要求学生帮助本杰明如何走出恐惧,实际上是本课从历史转向现实的一个支架。我用了这样一句话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艰难险阻,也不是风雨泥泞,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是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


我想学生的情感在这时应该被我调动起来了,学生很快能够说出如何帮助本杰明的策略:帮助他走出经济危机带来的心理阴影,让他重新鼓起对生活的勇气,树立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个信心的建立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打出“某天若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灾难和生命恐惧,我们又当如何?”接着,我播放了震灾后那些坚强、勇敢孩子的画面-----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我预设的圈套!
----

学生回答完后,我做了一个简短有力的总结:

 

无情的灾难,

可以夺去生命,可以毁灭家园,可以隔绝生死。

但是它却不能抹掉每一条生命脸上的鲜活表情,

他们跟我们一样,或许比我们还幼小

当灭顶灾难降临,当大地被悲伤覆盖时,

他们却用坚强和微笑,信念和力量

去面对恐惧,去支撑着自己

并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下面我提议,全体起立)

让我们向孩子致敬,向生命致敬!

 


中国历史课程网——广东历史教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353/archives/2008/905566.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