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傅元根:对“一课一个中
傅元根:一节美丽的历史
傅元根:点评《中国民族
傅元根:海口历史课程在
傅元根:海南省2005年中
傅元根:谁不惊讶中国式
傅元根:春望秋歌终为师
傅元根:教研室主任高级
傅元根:谭嗣同真的很笨
傅元根:这是一节美丽的
最新热门    
 
郝加根:学生讲《红军的长征》

时间:2009-10-18 17:06:25  来源:郝加根
 

课堂教学的主体有效参与方式与一节历史活动课

      ―――学生讲《红军的长征》

 

         湖州中学   郝加根

 

笔者的一位学生现在已经成了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最近向我倾诉教学中的苦恼,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睡觉、谈笑、做其它学科作业、开小差等等。她向我讨教一些经验以克服目前的窘境,我听了一节她的历史课。她上的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四节《红军的长征》。上课之初,从学生的行为表情可以看出她做了一些准备。然而,随着课堂的继续,学生们越来越坚持不住,渐渐出现她所描述的状况。从学生的刻意配合到后来课堂的松散、无序,说明问题主要不在学生。课后,我有针对性找了几位学生谈心,以下是同学们的几种观点:

 

(1)“这节课的内容初中学习了,当老师讲得比这次清楚、精彩。”

 

(2)“老师讲的内容书上都有,课后划一下就行了。”

 

(3)“催眠曲似的,没兴趣。”

 

这几句话让我思考了好久,这正是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照本宣科式的“机器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坦率地说,这节课确实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过于单调,基本上是教师的讲授。从“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教师一讲到底,而且表情、语调一成不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与应用没有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过于简单并且次数过少;知识的整合与拓展偶有一次,但是又与学生主体不符。这节课确实严重违背素质教育精神,有悖于教育主体性思想。2003年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颁布,明确提出中学历史教学注重三个方面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涵盖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主体教育思想。所谓主体教育思想就是要提高人的主体地位,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社会活动,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征的、富有主体性的人。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实际上也是近几年高考改革的发展和命题趋势提出的要求,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这不仅仅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学的着眼点应在于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教学就在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教学活动由传统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一般而言,中学课堂教学主体有效参与方式按参与的领域划分主要包括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等。

 

根据了解的情况,我尝试用主体教育思想来教授这一节课,与同学们共同策划、执行一节历史活动课――《红军的长征》。

 

 

 

一、            导入新课——集体大合唱《十送红军》

 

同学们把红军长征出发时军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制作成四分钟的课件。上

课时进行静音播放,与此同时,组成男女二十人的合唱团,合唱《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歌词头一段就给人深秋萧索的印象,“秋雨绵绵秋风冷,树树梧桐叶落尽,愁绪万千压心底”,尽是悲凉的景物。到最后一段十送红军,搭着雕龙画凤的高台,更有十丈白玉柱,色彩浓艳,增添了富贵气氛,洋溢着老百姓单纯的希望和期盼。整首歌从流露着悠悠深情到激昂,乐观,雄浑,一下把同学们带进那种氛围,课堂的气氛烘托出来了,这就是情感参与。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两者既不能截然分割,也不能互相代替。它们或同步、或交叉协同的过程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情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真正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激发情感参与的操作方式有:(1)以知育情。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所谓知之深,情之切。“红军长征”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内容,从小学到初中都学习过,平时也接受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这些已有的知识与歌词内容巧妙结合,以此构筑学生的情感基石,从而达到知情结合、寓情于理、情景交融的教学境界。(2)以情动情。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被动性和感染性。这一目学生们充分发掘了军民鱼水之情的情感因素,歌曲中演唱者充满深情的演唱,极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产生感染作用和激励作用。寄情于生,寄情于教,导致师生情感共同起伏,有机交融。(3)以境生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重现当年军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用枯枝落叶烘托政治气氛的悲凉,以蓝天白云映衬着革命的希望,使学生如临其境,努力探索求知。

 

二、基础知识———知识竞赛

 

同学们在策划教案时,主张对基础知识的处理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理由有

三:一是本节大部分内容在初中都学习过,基本了解;二是他(她)们现在是高中学生,自学能力增强,而且本节内容难度不大,无须加深的知识没有必要老师面面俱到;三是通过竞赛让同学们了解哪些知识必须掌握。设计者要求每个同学对本节内容课前设计几道选择题,然后从中筛选十道选择题上课时完成。教学过程中,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抢答,每个小组基础分为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倒扣10分,优胜小组予以掌声鼓励。从结果来看,基础知识落实到位,课堂的气氛活跃,同学们学习兴趣提高,策划、主持能力得到培养。

  

三、长征过程———才艺表演

  

对于长征的过程,同学们策划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形形色色。“冲破四道封锁线”--文学欣赏,屏幕上投影小说《湘江之战》的有关精彩情节,让同学们自己阅读;“遵义会议” --课本剧表演,几位同学根据有关遵义会议资料记载,模仿、再现毛泽东等人与“左”倾错误作斗争的场面;“爬雪山”“过草地” --双口相声,反映当时环境艰苦,用当时的“饥饿”与现实的“浪费”作比较,教育年轻一代要爱惜财物,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从同学们策划与表演中,我真正领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开阔的思维方式,令人钦佩的表演能力。它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课,很像一堂活动课或综合表演课。反映了学生对当前历史教学的要求:教学设计要求积极参与,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教师讲授。一句话,要求在行为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行为参与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对学与教的过程的直接参与,是学生主体参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行为参与的投入程度和呈现出相关信息的分析,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情形做出判断,并由此对主体参与过程进行反馈调控。本节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参与的方式、目的、参与者具备的条件及教师在行为参与中的主导作用如下表:

 

 

 

参与方式

参与目的

适用学习范围

参与者具备的条件

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作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大事年表、知识结构体系表、历史课件等。

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提供材料,指导方法

 

阅读

 

 

拓展学科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同时提高人文修养

比较系统完整,不太复杂

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具备独立学习的心理准备和习惯

提供适合阅读和理解的材料,为学生阅读设台阶。

 

竞赛

 

 

培养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使问题清晰化。

重要的基础知识,自学难度不大。

 

 

思维比较敏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应变能力。

制造问题焦点,引发学生的好胜心,组织、调控整个过程。

 

 

表演

 

培养学生才艺和交际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给学生展示空间。

有一定故事情节,具备事件发生发展的高潮或情感冲突。

 

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和表演能力。

 

 

提供素材,策划方式,后期保障,组织运行。

 

 

 

四、“强渡大渡河”------对比分析

 

学生策划的本节课教学重点体现在形式上和情感上,在思维参与上稍显不足,笔者指导时提出一些建议。其一,如何看待蒋介石政府由“不抵抗”政策到“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其二,从下表中,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结局不同说明了什么?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次  序

国民党军队(人)

中央红军(人)

 比  例

结  局

第一次

  10万多

  4万多

 约2.5∶1

胜  利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约7∶1

胜  利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约10∶1

胜  利

第四次

  30多万

  7万多

 约4∶1

胜  利

第五次

  50万

  8万多

 约6∶1

失  败

其三,红军长征来到大渡河附近,蒋介石叫嚣“让朱、毛做第二个石达开”。对比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与中央红军,处境相似(通过彝族地区、敌人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恶劣),结局为何不同?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予以回答。

 

以上三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同学们在思维上积极参与课

堂教学,把红军的英勇顽强斗争精神、刘伯承将军的机智勇敢深深地刻在同学们脑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不仅仅是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和思想深度,开拓同学们的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参与是参与活动中的最高层次,各种参与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参与。思维参与贯穿于主体参与的始终,是主体价值得以体现的最主要途径。本节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主体有效思维参与的方式的具体策略如下:

 

1、注意设疑。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带有创造性的学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思维,充分发展思维活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中生讲授历史更要注意设置疑问,因为从学习心理上来说,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之初中生已有较大发展,他们往往对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更感兴趣,对问题的思考亦更成熟。同学们学习本节时一定有这样的疑问:“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怎样达到欺骗人民的目的?敌我双方力量前后几次差别不大,战斗力相似,为什么反“围剿”结局不同?红军与太平军处境相似,为何结局不同?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因势利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将问题进行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2、创设情境。美国著名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应是讲解式的,而是假设式的,让学生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自己去体验,把问题整理就绪。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自身授课特点予以借鉴,因为历史学科具有这种优势。教师如果能在讲授中有针对性地创设历史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比喻学习第三个问题时,我们这样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剪辑刘伯承将军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情景和红军强渡安顺场、飞夺泸定桥的情景;介绍石达开的诗词“求荣以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安三军,义士必做。”从“有为”与“不为”这个角度开阔同学们的思维,引导学生思索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主要提供背景资料,制造与学生已有认知相似、陌生、相反的情景,引导问题的解决。

 

3 、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上述问题之后,必须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目的在于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明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储存,以便正确复述、理解。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学习,同学们对蒋介石政府政策有了清晰的线索,“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再到被迫联共抗日,再到抗战相持阶段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同时有助于对中共政策演变的理解,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所学内容中突出重点,找出规律,理出知识的相互联系,这是思维参与的真谛所在。

 

 

 

五、长征的历史意义--诗朗诵《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关于长征的历史意义,从应试角度一般认为不太重要,无须、也不易展开。同学们却另辟途径,屏幕上静音播放红军长征的基本历程: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同时挑选一位同学朗诵毛泽东诗词《长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诵把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描述出来,把红军的豪迈之情烘托出来。再一次采用情景参与方式引起学生思想、情绪共鸣,首尾呼应,回味无穷,大有课已下,情未了之感。

 

我与同学们共同策划、执行这节历史课,同学们反响强烈,“这是我们期望的历史课。”这次活动无论对我那位学生,还是对我自己都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探讨历史课堂学生主体有效参与的方式与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有效参与,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强烈的参与欲望,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才能使外部的教学活动逐步内化,成为自身内部的努力活动;从而获得扎实的知识,发展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目标。诚如此,这节历史课的成效不仅仅表现在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也不仅仅作用于两位历史教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