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诗经》与风雅精神(7)
《诗经》与风雅精神(6)
《诗经》与风雅精神(5)
《诗经》与风雅精神(3)
《诗经》与风雅精神(2)
《执子之手——〈诗经〉…
透过流行看古典:《山海…
苦觅《坛经》作么生——…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
最新热门    
 
《诗经》与风雅精神(4)

时间:2011-9-9 9:38:43  来源:不详
活与教养也自然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小雅•都人[注: 都人是明朝宫女别称,通行于内廷。-douren]士》是典型的例证。其诗谓: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悦。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不悦。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我不见兮,云何盱兮。

这是一个外邦人眼中的王城人的形象。按高亨先生《诗经今注》的解释,此诗是“镐京的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因事到某地去,作者是该地人,与贵族相识,在他送贵族回镐京的时候,作此诗来表示对贵族父女的敬爱。”在一个外邦人的眼里,来自京都[注: 京都[日本京都],京都[中国京都]]的人举止风度都堪为典范。“彼都人士”的一身“狐裘黄黄”的盛装,“其容不改,出言有章”的风度,在外邦人眼里是“行归于周,万民所望”的。而那位“台笠缁撮”“充耳琇实”“垂带而厉”“绸直如发”的君子女儿,更是令作者心旌飘摇艳羡不已。一个草编的斗笠,两条束发的飘带,黑如瀑布的卷发,晶莹鲜亮的耳玉,描绘出城邦女儿超凡脱俗的生动气韵,而惜别在即,这就难怪外邦男子抑郁寡欢了。

乡饮酒礼与乡射礼[注: 礼仪介绍立德正己、礼乐相和——汉民族传统礼仪“射礼”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乡里是周代基础的社会组织,乡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宗法政治单位。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不应该用现代乡村的概念理解周代的“乡里”制度,因为周代的“乡”本质上是属于城邑属于城邦的,乡里是属于城邑范围内的一种社会结构。统治阶级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政权,却总是喜欢用文明来装饰自己,周人在平定[注: 平定镇-平定镇地处粤西化州市北部,位于两广、三县(市)、九乡镇交汇处。圩镇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2.5万人。]天下之后很快就从对暴力的运用转入对文化的尊崇。周公制礼作乐,崇尚文德,建构了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政治管理系统。周代文化中特别强调政治的礼与艺术的诗和乐的关联,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