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关于“孝”与“无后”的…
关于“孝”与“无后”的…
试论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
史铁生语录:人所不能者…
关于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
重阳节里说“孝道”:古…
德阳孝泉发现宋“孝街”…
“孝道”调查显示近两成…
论“孝”观念之起源
宗教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
最新热门    
 
“孝者,所以事君也”——由中世纪西欧君权说到古代中国的忠孝观念

时间:2012-7-19 12:11:59  来源:不详
需要取得等级会议的同意。我们也有类似“头脑”和“肢体”的说法,不过是说官僚为皇帝的“股肱之材”。宗教和法律可以被看作是中世纪西方君权的两大支柱,不过它们同时也似乎在有力地限制君权。

 

于是在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民族国家[注: 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是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意识和爱国主义[注: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也带上了相应的共和主义色彩,“为祖国而献身”(pro patria mori)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由人民和国王组成的这个共同体(corpus reipublicae mysticum)。欧洲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忠”的观念不仅与“孝”没有密切关联,也不是对国王个人的忠诚,而是对包括等级会议和国王在内的王国(the Crown)。国家与国王个人的区分在这时变得更加鲜明起来。

 

中国在民国以前是否有这种现代爱国主义值得研究。我们无疑有传统的君臣关系和忠孝观念, 且以孝劝忠,即《孝经》所说的忠孝一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以服务君主获得功名利禄,光宗耀祖。又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君”,“以孝事君则忠”。清代文康之《儿女英雄传》可以看作是三纲五常的通俗版本。其中安公子在备考科举时这样议论“孝者,所以事君也”:《孝经》“不别言忠,非略也。盖资事父即为事君也,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自晚近空谈拜献,喜竞事功,视子臣为二人,遂不得不分家国为两事。”古代中国历来有“公天下”和“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