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上博(四)·曹沫之陣…
《上博(四)·曹沫之陣…
《上博(四)·曹沫之陳…
《上博(四)·曹沫之陳…
上博四《采風曲目》零拾
上博三《彭祖》篇的性质…
上博竹简(三)注释补正
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
上博簡《仲弓》「害近 …
上博简三《仲弓》的编联…
最新热门    
 
从上博简《诗论》看文王“受命”及孔子的天道观

时间:2009-8-8 16:55:28  来源:不详
,是僭叛之国也。然二子不以为非,之久而不去。至武王伐纣,始以为非而弃去。彼二子者,始顾天下莫可归,卒依僭叛之国而不去,不非其父而非其子,此岂近于人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见《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35页)
    ⑦具体说法见《朱子语类》卷三十五。按,此卷载有朱熹与其弟子对于这一问题的问答:“‘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使文王更在十三四年,将终事纣乎,抑为武王牧野之举乎?”曰:“文王亦不是安坐不做事底人。如《诗》中言:‘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武功皆是文王做来。《诗》载武王武功却少,但卒其伐功耳。观文王一时气势如此,度必不终竟休了。一似果实,文王待他十分黄熟自落下来,武王却是生拍破一般。”或问以为:“文王之时,天下已二分服其化。使文王不死,数年天下必尽服。不俟武王征伐,而天下自归之矣。”曰:“自家心如何测度得圣人心!孟子曰:‘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圣人已说底话尚未理会得,何况圣人未做底事,如何测度得!”后再有问者,先生乃曰:“若纣之恶极,文王未死,也只得征伐救民。”(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3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45页)
    ⑧见《论语·泰伯》。按,宋儒欧阳修所举“四证”的第三项即引孔子此说为根据。关于这里所说的“至德”,宋儒认为其具体内容是指“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与之,人归之,乃不取而服事焉,所以为至德也”(参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集注》卷四引范氏说,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页)。
    ⑨甲骨照相见曹玮编著《周原甲骨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年版,第90页。摹本采自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9页;释文据同书第189页。按,关于周原甲骨的族属和时代,专家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或断定它为商人占卜,是商卜人奔周时(或武王灭商后)带到周原的;或认为它是周人遗物,并且“绝大部分都是文王时代遗物”。见徐中舒《周原甲骨初论》,《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辑)。两说相较,后说为优。
    ⑩周原甲骨H11:84片、H11:112片。甲骨照相见曹玮编著《周原甲骨文》第64页、8页。摹本采自王宇信著《西周甲骨探论》第286—287页。
    (11)关于周文王的韬光养晦之策,古书上有不少说法,近年面世的上博简《容成氏》记载殷纣王无道而众邦国反叛的时候文王的表现可谓典型。是篇载:“文王闻之曰:‘唯(虽)君亡道,臣敢勿事乎?唯(虽)父亡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受闻之,乃出文王于(以上第46号简)夏台之下而问焉,曰:‘九邦者其可来乎?’文王曰:‘可。’文王于是乎素耑(端)褰裳以行九邦,七邦来备(服),豐、乔(镐)不备(服)。文王乃起师以乡(向)(以上第47号简)。”(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容成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7号简。简文据李零先生考释)按,此应当是战国术士之说而传于世者,虽然不尽可信,但亦距事实并不太远。
    (12)按,当代专家也有论者谓“《史记·殷本纪》所言‘赐弓矢斧械,使得征伐,为西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王受命’”(祝中熹:《文王受命说新探》,《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
    (13)按,在周人的观念里面,周受天命盖有三,一是文王受天命而兴周室,二是武王受天命“克殷”,三是周成王受天命治理天下。这些都可以在周代文献里找到佐证。周成王之后,则不大提受命之事;若提,也只是强调文武受命,而不言时王是否再受天命之事。例如,周穆王时的祭公谋父谓“皇天改大殷之命,维文王受之,维武王大克之”,此处所言,足可代表周人关于“受命”的一般看法。
    (14)“乃文祖受命民”,其中的“文祖”前人或指明堂,清儒皮锡瑞指出“以此文经义论之,与明堂无涉,此云‘文祖’,下云‘烈考武王’,则文祖即是文王,似不必牵引明堂文祖之解”(《今文尚书考证》卷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2页)。按皮氏此说甚确,此为周公对成王之语,称“乃文祖”即指成王之祖文王。
    (15)参见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
    (16)这段话里的“乃”字为时间副词,犹今语之“这才”、“就”,《吕氏春秋·古乐》篇即多此种用例,如“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第53页,《诸子集成》第6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等皆可证。这类“乃”字后所述之事与其前者往往密切相连,时间上虽有先后但却无间隔。又,墨子曾引此诗句,谓“若鬼神无有,则文王既死,彼岂能在帝之左右哉?此吾所以知《周书》之鬼也”(《墨子·明鬼下》,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9页),虽然依此文意,可知文王死后“能在帝之左右”,但墨子只是为成就其“有鬼”之说而举证,并不能说明墨子认为文王活着的时候就不能在帝之左右。
    (17)关于《文王》之诗的作者,可以取前人作于周公之说。虽然毛传只言“文王受命作周”,而不言其作者,但后人据上引《吕氏春秋》之说,依然谓“熟味此诗,信非周公莫能作也”(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1页)。当代研诗大家陈子展先生说:“《文王》周公所作……无异乎是周代的国歌”(《诗三百篇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9页),是皆可信从者。这里稍可补充的是,此诗始作于周公,后又有增补也。
    (18)按,诗的第三、四章述商之子孙服从周命参加祭典的情况与《尚书·多士》篇所述“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页)的情况如出一辙。两者制作时间,当距离不远。
    (19)《国语·周语下》引《尚书·大誓》(《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按,《左传》昭公七年载卫史朝语“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51页),谓筮不谓卜,盖传闻异辞。《逸周书·文儆解》谓“维文王告梦,惧后祀(嗣)之无保。庚辰,诏太子发曰”(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页)云云,疑与此载事同。
    (20)《国语·晋语八》载:“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韦注谓“禹有天下而郊祀也”(《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8—479页),按照这个记载,可以说禹时即已开始郊祀。
    (21)按,此处所引内容亦见于此书《郊祭》篇,文句略同,但此篇所说较详。
    (22)表中数字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313—314页、363—364页)。
    (23)关于这方面的考证,烦请参阅拙稿《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24)关于“於昭于天”之意,毛传谓“昭,见也”,是正确的。孔疏谓“其德昭明,著见于天……由有美德,能受天命,则有周之德为光明矣”,将昭理解为文王之德昭明,并不合诗之原意。“昭于天”,即显见于天,其间并没有德行之意。
    (25)见《尚书·吕刑》,此处的断句参考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1页。
    (26)《大戴礼记》有《五帝德》一篇,是为将“帝”道德化的典型,此篇正是孔子这一思想的发挥。《中庸》谓“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见《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3页),可以与“文王在上,於昭于天”相互发明,两者皆指圣人之德可以影响到天帝。天帝与人,在道德方面是互动的。
    (27)关于孔子思想的阶段性划分,是研究儒家思想及古代思想的大问题,这篇小文不可能全面深刻研讨,只是提出这一概念,略作分析,以利于我们对于上博简《诗论》的认识。
    (28)帛书《易传·衷》篇初发表时,原名《易之义》,1995年春,廖名春先生发现该篇尾题残片,确认篇题为“衷”,见廖名春先生所著《帛书〈易传〉初探》(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第12页“自序”的相关说明。这里所引文句,据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31页),“非处”二字为李学勤先生拟补,廖名春先生认为“其说颇中肯綮”。按,细绎前后文意,可以肯定李先生所补此二字,甚是。

【参考文献】
    [1]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孔颖达. 礼记正义[M]. 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刘宝楠. 论语正义[M]. 诸子集成:第1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54.
    [4]孔颖达. 毛诗正义[M]. 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朱熹. 诗集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陈启源. 毛诗稽古编[M]. 清经解:卷七六[M]. 上海:上海书店,1988.
    [7]阮元. 揅经室续集:一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8]陈澧. 东塾读书记[M]. 北京:三联书店,1998.
    [9]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 上海:上海书店,1999.
    [10]孙诒让. 墨子间诂:卷八[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11]孔颖达. 尚书正义[M]. 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蒲起龙. 史通通释[M]. 上海:上海书店,1988.
    [13]姚际恒. 诗经通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14]胡承珙. 毛诗后笺[M]. 合肥:黄山书社,1999.
    [15]庄存与. 春秋正辞[M]. 清经解:卷三七五[M]. 上海:上海书店,1988.
    [16]王国维. 观堂集林[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司马迁. 史记[M].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