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工作计划 >> 正文
2010年建筑节能发展规划…
2010年机关事务管理局节…
2009年消防工作思路(1)
国土资源局2010年工作思…
规划局2010年工作思路(…
申报2010年节能专项资金…
2010年节能减排方案(1)
2010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2010年节能减排综合性工…
2010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
最新热门    
 
2010年建设部建筑节能计划(1)

时间:2009-12-13 10:15:11  来源:不详
而我国其中多数部门才刚刚起步。
1.4  建筑节能工作在北京、天津等地进展情况较好,但在采暖区很多城镇进展相当缓慢,其原因主要是;建筑节能意识差,还没有在社会上、在建筑界形成强大的舆论,特别是有些负责干部对此认识不足;立法不健全,尽管节能技术标准属于强制标准,却缺乏行政法规和执行机构实施监督和强制;包费制的采暖收费制度与用户直接利益无关,不能促使住户关心节约热能,建筑节能缺乏经济政策驱动机制,建设单位往往过多计较一次性基建投资,而对几年后可以回收则十分忽视;节能科技投入过少,从研究到推广各环节的工作还不配套,建筑节能产业体系远未建立。 
1.5  在我国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潜力十分巨大。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要治理这项普遍存在的痼疾,是一场改革的攻坚战,要建立一系列新的建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要有综合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并要取得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协作。今后,随着这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的力度越大,其难度和震动也就会越大,这就要求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坚持不懈,循序前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使节约建筑能耗与改善热环境互相结合。要在逐步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下节约能源,也只有做到节约能源才有可能改善热舒适条件。对于新建建筑及室温满足要求的建筑,着重在节约能源;对于冬季室温过低结露的建筑和夏天室温过高的建筑,首先要改善建筑热环境,也要注意节约能源,在夏热冬冷区及农村,则应在节约能源条件下逐步改善建筑热环境。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和经济环境差别很大,技术和资源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大体统一的目标与步骤下,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出



进一步的落实安排,今后,还要根据工作的进展,对本规划进行调整和充实。
3.2  工作步骤应由易到难,从点而面,坚持不懈,稳步前进。具体做法是:
    建筑类型上逐步推开。从居住建筑开始,其次抓公共建筑(从空调旅游宾馆开始),然后是工业建筑,从新建建筑开始,接着是近期必须改造的热环境很差的结露建筑和危旧建筑,然后是其他保温隔热条件不良的建筑,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同供热(或降温)系统节能同步进行。
    地域上逐步扩展,从北方采暖区开始,然后发展到中部夏热冬冷区,并扩展到南方炎热区,从几个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始,再发展到一般城市和城镇,然后逐步扩展到广大农村。
    节能及改善热环境要求逐步提高,采暖居住建筑第一阶段节能30%,以后下一阶段在上一阶段基础上节能30%,冬季室温过低的建筑从提高冬季室温3—5C开始,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目前水平接近。
    上述步骤应根据情况互相交错、彼此衔接地进行。
3.3  本规划的基本目标是:
    新建采暖居住建筑1996年以前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普遍降低30%,为第一阶段,1996年起在达到第一阶段要求的基础上节能30%,为第二阶段;2005年起在达到第二阶段要求的基础上再节能30%,为第三阶段,
    对采暖区热环境差或能耗大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2000年起重点城市成片开始,2005年起各城市普遍开始,2010年重点城市普遍推行。
    对集中供暖的民用建筑安设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按表计量收费的工作,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00年在重点城市成片推行,2010年基本完成。
    新建采暖公共建筑2000年前做到节能50%,为第一阶段,2010年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再节能30%,为第二阶段。   
    夏热冬冷区民用建筑2000年开始执行建筑热环境及节能标准,2005年重点城镇开始成片进行建筑热环境及节能改造,2010年起各城镇开始成片进行建筑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