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科学需要人文精神
试论科学出版物的“失真…
浅论科学不端行为现象分…
简析找回失落的“科学道…
试论学术期刊应在弘扬科…
浅析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刻…
自然科学期刊专家审稿酬…
“百工千慧——中国文物…
浅论科学技术与科学道德…
中古的科学史、社会史、…
最新热门    
 
试论科学的“双刃剑”与科学行为的规范

时间:2010-12-16 11:53:45  来源:不详
年代,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对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描述,最为恰当地反映了现代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矛盾心态。
  二、科学的价值是中性的吗
    谁应当承担科学成果应用负效应的责任?毫无疑问,科学家是“始作俑者”。传统观点认为.科学本是一种认知世界的知识体系,它反对权威、尊重客观事实,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自由探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对真理客观性的揭示则是科学的本质,这就决定了科学研究无禁区,科学的价值中性也由此产生.也因此,科学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由科学家来承担,科学家的行为并没有违背(相反正是在捍卫)科学精神.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认为:科学是关于真伪的判断,它研究的是客观事实;道德是关于善恶的判断,没有真理与谬论的区别.属于人的情感领域,不存在科学价值问题。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科学家只是关注事实而不是价值,科学是不讲价值的,它不能证实‘爱比恨好’或‘仁慈比残忍更值得向往’诸如此类的命题。科学能告诉我们许多实现欲望的方法,但它不能断定一个欲望比另一个欲望更可取。他们企图在科学与道德之间划出一条鸿沟,主张科学对道德中立.力求摒弃科学家对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的道德责任。
    然而,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科学与社会中急剧变化的环境使得科学共同体的规范体系正在发生变化。变化的一个源泉是科学家和其他的人普遍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滥用可能会产生势不可挡的灾难性后果.许多人(包括大多数科学家在内)开始注意到科学成果应用的道德间题,并由此对科学价值中性的合理性提出了疑问。我们知道,科学不能完全等同于改造世界和用于操作的技术,它是通过技术作用于社会的,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科学与技术就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而言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本身也并非像人们习惯上认为的那样.是如何利用、谁来利用、为什么目的来利用的价值中性的东西。恰恰相反,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昭示人们,毫无限制地发展科学有很大的危险性。科学活动本身既然永远有着人类无法完全把握的一面,这就决定了科学的正反影响作用是那么的明显和突出。事实上,进入20世纪末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基因工程、人体器官移植、核能、新材料等新的科技革命,已经产生了对人类社会利益与灾难并存的影响,这就使科学活动本身是否有道德约束性成为问题。

    科学家不是安琪儿,他们既是科学领域的工作者.也是具有正常思维与情感的社会公民,要他们不问收获只为耕耘是不现实的。从根本上讲,任何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最终都会被用于人类有关的活动,都会遇到有害于人或有益于人的价值问题;而且.科学的发展越是迅猛,科技发明的成果越是伟大,它所面临的价值选择间题就越是直接、突出、重大和尖锐.而这时的科学家,因其专业的权威性,不仅成为人类知识正确与否的立法者,而且成为判断知识是否可用的法官.“过去,科学家可以不对人们如何利用他们的无私的发现负直接责任。现在,我们感到不得不采取更主动的态度,因为我们在发展核能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充满了危险,它远比以往所有发明带来的危险都要大得多。基于此,“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或‘纯粹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