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清末商会与辛亥革命
最新热门    
 
清末群学辨证

时间:2007-3-9 16:40:30  来源:不详
13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十六日。)康有为惟有一次正式提到社会学,是在1898年春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社会学书目之后的一篇按语里。他说:“大地上,一大会而已。会大群,谓之国;会小群,谓之公司,谓之社会。社会之学,统合大小群而发其胹合之条理,故无大群、小群,善合其会则强,不善合其会则弱。”“昔在京师合士大夫开强学会,英人李提摩太曰:‘波斯、土耳其、印度久经凌弱,未知立会。中国甫为日本所挫,即开此会,中国庶几自立矣。’夫以一会之微,而泰西乩国者辄以为关存亡之故,社会之用亦大矣。”(注: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康有为全集》第3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60、761页。)在康有为眼中,社会学即与强弱存亡直接相关的合群立会之学。因此,对社会学书目进行归类时,康有为毫不犹豫地把社会学列入*一门内。由此可见,尽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合群立会之说受到社会学的影响,然而从这些论述来看,他们对社会学的认识存在明显偏差。

一些学者已经指出,虽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合群之说还包含研究学问、社会改良、建立商会等其他内容,但其关注的中心是*,因此其群学带有浓厚的*色彩(注:参见陈旭麓《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载《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王宏斌《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载《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2期;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第230-263页。)。由于诸多原因,维新人士设立的各种学会事实上并不具备西方政党、议会的规模与功能(注:参见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第230-263页。),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立会之时带有此类*意图。张灏也指出,梁启超的“群”这一概念涉及*整合、*参与以及*共同体等重大问题(注: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9页。)。王宏斌也认为其合群立会之说与其说是社会学,不如说是一种*思想(注:参见王宏斌《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载《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2期。)。

相比之下,严复对西方社会学的了解比较正宗和地道。西方早期的社会学,受到当时迅速发展的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多从实际经验出发,强调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社会,试图成为一门系统地描述社会构成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科学。严复的群学直接从英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斯宾塞的著作翻译而来,他在《原强》一文中就对其学说进行介绍:“斯宾塞尔者……则宗天演之术,以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号其学曰群学。”“又用近今格致之理术,经发挥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