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从公羊学派的 大一统 理
俞樾公羊思想发微
最新热门    
 
论公羊学在俞樾经学思想中的地位

时间:2007-3-9 17:09:48  来源:不详
俞樾治《春秋》,基本上是从公羊家立场出发。他指出: “孔子生衰周,不得位,乃托鲁史,成《春秋》,立素王之法,垂示后世。”[8](《达斋丛说》,P.2)他又强调:“文王为有周一代之文王,孔子为继周万世之文王。”[9](卷十六,P.3)这里隐含了以《春秋》当新王,托王于鲁的公羊思想。隐五年《公羊传》,何休注云:“礼,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此说与《周礼》不符,学者多有致疑。俞樾则认为,此乃“孔子所定之制,公羊家传之,而何劭公述之者也。”[10](卷五,P.2)昭五年《公羊传》云:“然则曷为不言三卿,五亦有中,三亦有中”。俞樾认为依《春秋》孔子之制,不得有中军,有中军,非《春秋》之法。他强调鲁于襄十一年作三军,至此舍之,则无中军。他进一步解释鲁舍中军之由,认为《春秋》至昭公之初,已入所见之世,有文致太平之端,适有舍中军一事,圣人记之以见《春秋》之法。这样,文致太平之时,则“皆合乎素王之制矣” [10](卷五,P.2)。俞樾在这两处文字训诂中,综合运用了三世说和孔子改制的思想。文十三年《公羊传》书:“鲁祭,周公何以为牲?周公用白牡。”俞樾释周公用白牡之故云:武王崩,而成王幼,以殷制而论,周公当王,而周公谦不敢当,故摄而不立,及周公既没,成王以周公为有大勋劳,若以殷制,周公本宜及天子位,故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不用周礼而用殷礼。因谓“周公人臣,本不当用天子礼乐,其得用天子礼乐者,从殷制也。”殷尚白,故用白牡。[10](卷二,P.3)由此可见,俞樾对“周公用白牡”的训诂,完全是以三统说为思想基础的。俞樾特别重视《春秋》的尊君思想。他在《春秋论》一文中强调: “人之罪固有可赎,若弑君之罪,虽功存一时、泽及万世,不以赎其毫末也。”[11](《佚文》,P.3)王何以尊?俞樾认为王得以尊的关键在“一”,即将风俗政教归于天子。他说:“世之盛也,国无异政,家无殊俗,考礼正刑一德,归于天子。所谓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他又指出:周衰,王者不作,齐桓、晋文出为盟主,而《春秋》“从而予之”,是因为“天下不可以无所一也”。[8](《达斋春秋论》,P4)在他看来,尊王是正、是经;一于诸侯,则是权,是变。俞樾在此表达了他对大一统思想的具体看法。以上分析表明,俞樾基本上吸取了以三科九旨、大一统为核心的公羊师说,并将其运用于对《春秋》经传的训诂考释中。

俞樾对《春秋》经传的训诂、考释,又往往尊循因例以范事、因事以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