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略论 同治中兴 清政府书
略论李鸿章与清流派
论晚清清流派的文化思想
 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 国
略论 同光新政 和“清末
 清末新政 通论
 戊戌变法 与“清末新政
历史解密 清宫秘档 --揭
史海钩沉张之洞与清末的
皇帝之女非 格格  清朝
最新热门    
 
清流派 陈宝琛与中法战争

时间:2007-3-9 17:24:24  来源:不详

七、须趁法军立足未稳,将其赶走。半年来,法军伤亡甚众,虽占踞了部分越南领土,由于用兵未息,而“矿务关税,利未尽开;筑垒屯兵,力未尽厚”,这正是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否则,经过若干年后,法人已根深蒂固,形成“攻守异形,劳逸异势,我于彼则无隙可乘,彼于我且因利伺便”[(22)],我方将由主动变为被动,那时就来不及了。

八、我们二十年来高喊“自强”、“御侮”,现在已是时候到了。我国过去年年论自强,日日言御侮,所以无一成效者,“其病在有名无实,有始无终。……每逢横逆之来,犹不敢轻言一鼓。”[(23)]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希望在搞了二十年的洋务之后,结束光喊“自强”、“御侮”的局面,在此关键时刻,拿出爱国的真实行动来。但是,由于中国的积习很深,往往平时因循,临事又支绌,结果,“铁甲已成而不至,水师屡议而未行。彼以十数船之偏师,声东击西,可以越重溟而蹈隙(按:指发动马江战役),我以南北洋之重镇,此疆彼界,不能分一旅以救邻;主客异形,劳逸反势。事至今日,若不通筹全局,综计初终,必至忽战忽和,包羞贻患。”[(24)]后来事态的发展,不出宝琛之所料:虽然马江海战受挫,但在越南陆路的主战场上不论东西两路都大获全胜,而清政府却仍然心甘情愿地签订了既出卖越南,又丧权辱国的《中法越南条约》。

再次,他坚决主战,并出之于愤懑,以实际行动表示“愿尽致身之义”。认为“法人怙恶,陆梁日甚,……此其激我以不可不战之理,迫我以不得不战之势”,基于此,除了议战之外,已没有别的选择余地。但是,宝琛所顾虑的“不在议战之无人,而在主战之不定;不在迭胜迭负之连兵莫释,而在旋战旋和之召祸弥深”。因为自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来,清政府一意羁縻求和,造成琉球不问,乃有朝鲜之役。今日之事,如果再求和示弱,那么外人知道中国对待战事的态度,照例是“有名无实,有始无终。臣恐拱手而去者不独越南,沿海之边隅皆越南也;虎视而起者不独法人,环瀛之雄国皆法人也。”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陈宝琛的话没有说错。他又进一步分析说:“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