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康梁维新派对义和团运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教案及
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
义和团运动和维新派
严昌洪维新运动与移风易
论嘉庆初年的 咸与维新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论南学会讲学活动及其维
最新热门    
 
维新派近代民权学说的历史演进

时间:2007-3-9 17:36:56  来源:不详
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维新派在理论上迈出了“尊民”、“靠民”的艰难一步,而在实践中,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上。这不能不说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的发展还不足以产生成熟的*代言人和严密的反封建理论体系的结果。

然而,尽管如此,“权生于智”的命题并没有失去它的历史意义。为了拯救民族、团结民心、提高民智,维新派对“民”的现状以及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为改造民众做了极大的努力,这一努力,构成了十九世纪末大规模的民众教育和民众改造运动。

那么,十九世纪末,“民”的现状是什么呢?维新派认为:

一是愚昧无知。“中国人向来闭关自守,绝不知本国危险之状。”甲午以来,“吾国民不自知国之危也,不知国危,则方且岸然自大,偃然高卧。”(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戊戌变法》第一册,第292页。)二是泥古不化。中国自古以来,“其思想与行为,未尝稍变,徒拘泥古者之教义礼法,以为能事。”(注:《戊戌变法》第三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9月版,第10-153页。)三是麻木不仁。中国民众对国家生死存亡之事,“一则曰是运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一则曰变革之权当操之上,下民何能焉;一则曰国家之事,国家受之,与民何涉?”(注:《戊戌变法》第三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9月版,第10-153页。)四是因循苟且。中国“内外人情,皆酣嬉偷情,苟安旦夕”,“大厦将倾,而处堂为安;积火将燃,而寝薪为乐”。五是虚骄自恃。“以不能不知,傲人之能与知。彼乘骐骥,我独骑驴,彼驾飞舟,我偏结筏。”(注:《戊戌变法》第三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9月版,第10-153页。)

根据以上分析,维新派给民众的现状做出了“愚”而不“智”的结论。民何以“愚”而不“智”?维新派探求了这一状况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民“愚”是统治者“抑民”的结果。自韩非首倡愚民之术以来,后世帝王“皆以私国愚民督责术、私国愚民术为传子孙秘策”,对民“密网以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