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梁
袁世凯称帝前蒙骗冯国璋
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
三权分立学说在中国近代
论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
梁启超关于中国传统成文
梁启超关于法家思想的讨
梁启超与近代文学革命
孙中山与梁启超
最新热门    
 
梁启超晚年的佛学研究

时间:2007-3-9 17:37:15  来源:不详
学输入时代最能发挥。故不惟思想界生莫大之变化,即文学界亦然。”(《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9,第27页)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佛经的翻译就超出了宗教的范围,而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意义,仅拿文学来讲,佛经对中国至少有三大影响。

  一是扩大了汉语词汇,注入了许多新名词。佛经翻译中直译和创造了不少词汇,例如众生、三界、法界、世界、因缘、果报、不生不灭、无明、刹那等,据统计达3.5万多个。新名词自然和新思想、新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些词语流传的过程,不仅丰富和扩展了汉语言,而且使人们产生了新的意境和追求。 

  二是使汉语语法和文体发生某种变化。所译佛经皆受外来语格式和语调色彩的限制,流传既久,约定俗成,汉语言即注入了新的格调。佛经中译本和汉语相比,至少有十大不同:1.佛经一般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2.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俪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3.倒装句法极多;4.善用提挈句法;5.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6.常反复前文;7.词多联缀,含无数形容词;8.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至数十;9.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10.全文多为无韵的一首诗歌。及至宋代,随着佛经数百年间的传诵,汉语也或多或少渗入了上述特征。梁启超指出:“自禅宗语录兴,宋儒效焉,实为中国文学界一大革命。然此殆可谓为翻译文学之直接产物也。”(《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9,第29页)这种看法非常符合佛典中译的历史实际。

  三是影响了中国诗歌、小说、散文的创作。佛经本身就是上等的文学作品,当其译为中文后,为许多人所效仿。佛教文学至隋唐之后已与中国传统文学“结婚”并繁衍后代。梁氏描绘这个过程时说:“此等富于文学性的经典,复经译家宗匠以极优美之国语为之金yí@⑤⑨写,社会上人人嗜读,即不信解教理者,亦靡不心醉于其词缋。故想象力不期而增进,诠写法不期而革新,其影响乃直接表现于一般文艺。我国自《搜神记》以下一派之小说,不能谓与大庄严经论一类之书无因缘。而近代一二巨制《水浒》、《红楼》之流,其结体运笔,受华严、涅pán@⑤⑧之影响者实甚多。即宋元明以降,杂剧、传奇、弹词等长篇歌曲,亦间接汲佛本行赞等书之流焉。”(《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9,第30页) 

  梁启超在考察佛经翻译及其影响的同时,还写下了《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等论文,简明而较准确的评述了以佛学为中心的中印文化交流过程,再现了佛学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程。在佛典东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批刻苦耐劳、品德高尚又才华横溢的高僧往“西天”取经。梁氏称其为“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据他统计,有名可查的赴印高僧有105人,实际则有数百人。在当时中印交通极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