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商鞅变法不是一次成功的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戊戌变法时期第二次公车上书述论

时间:2007-3-9 17:37:55  来源:不详

1895年公车上书,是维新派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演出的第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康有为在上书中,力劝光绪皇帝毁约开战,“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公车上书记》(光绪二十一年文升阁刻本)。)不少论者把它视作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变为实际*运动的标志。但是,人们对于三年之后,即百日维新运动前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策动的第二次公车上书,则很少予以足够的重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康梁策动的第二次上书,为整个变法运动定下了基调,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人心、振作士气的作用,同样具有反帝爱国、救亡图存的性质。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一些本质弱点。本文拟据清代档案史料,对康有为策动的第二次公车上书予以剖析,试作论述。

  

(一)

  1898年春季,正是戊戌科会试之期,各省公车(会试举人),云集京师。当时,中国面临着的瓜分豆剖的危机空前紧迫:自一八九七年底,德国出兵强行占领胶州湾之后,俄国又提出“租借”旅大,紧接着“英国要割长江,法国要割两粤,日本要割福建”。这种情形正象康有为在《外衅危迫,分割□至,宜及时发愤,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新折》中所云:“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胶警乃其借端,德国固其嚆矢耳。二万万华腴之地,四万万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