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商鞅变法不是一次成功的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戊戌变法时期第二次公车上书述论

时间:2007-3-9 17:37:55  来源:不详
了《为至圣像毁,乞饬总理衙门责问法驻京公使,迅速查办,以安人心》的公呈。后二日江苏省淮安府举人程人鹄等十七人,也向都察院上书,认为德国士兵“侮圣慢贤,实欲借欺蔑圣教之端,为挫折中国人心之计,非寻常欺侮可比”,(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六日,江苏省举人汪曾武等人联名公呈。)要求清廷认真处置。

  康有为除了策动各省公车上书都察院之处,还极力鼓动在京各衙门的官吏、士大夫呈递条陈。目前,清宫档案中所保存的有两份类似的条陈,都是由翰林院编修李桂林领衔递上的。第一份是由翰林院掌院学士昆冈和徐桐于5月8日(闰三月十八日)代奏两天前翰林院编修李桂林、朱祖谋,修撰骆成骧,检讨阎志廉以及庶吉士林开□等二十四人的联名公呈。呈文称:“孔子之教,本乎天地之自然,合乎人心之大同,穷天地恒古今而不变。西土之稍明事理者,往往牵附圣言,援儒入墨……圣教猝遭横逆,纵使置若罔闻,譬如日月之明,尘雾暂蒙,久而必复。惟夫大义不伸,人心因此解散,其于我皇上宰世之大权,为患有至巨且速者,不可不查也。现在会试公车,咸集都下,语及此案,皆以为彼既毁我圣像,我何不可毁彼教堂,人人攘臂切齿,誓欲得而甘心,转瞬回籍,纷纷传播,势必借端雪恨,且将波及他邦。……伏乞饬下总理衙门大臣速与德使严切理论,责令将犯事兵丁,赶紧查出,置之重典,并与定约”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六日,翰林院编修李桂林等联名公呈。)云云。

  另一份由李桂林领衔的言官上书是由都察院于5月13日(闰三月二十三日)代奏的。签名人员十分广泛,既有翰林院的编修、检讨、庶吉士,又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国子监、光禄寺、都察院的司员,还有一些举人、拔贡,共计一百五十四人之多,其中还有不少是保国会的成员,如翰林院编修徐仁镜、礼部主事王照(礼部只有王照一人署名,其余各部人数则很多)、举人徐仁录等都参与了此次上书的行列。他们在呈文中指出:“去年胶澳之事,彼曲我直,不能遍告各国与之理论,友邦已共议其失机。今德人此举,行同盗贼,非但中国所同愤恨,应亦外国所共非议矣,我若能杖义执言,径相诘责,则各国知我人心不死,必有出而衡其是非者”,否则,“恐天下人心,无复知有亲上死长之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翰林院编修李桂林等一百五十四人《德人残毁文庙圣像,请旨严行责问,以保圣教而杜隐患公呈》。)

  在第二次公车上书中,签名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又最能反映维新派观点的是5月6日(闰三月十六日),由康门大弟子麦孟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