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袁枚经学观及其疑经思想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和发
《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
翁方纲及其经学思想
清代的今文经学-3
清代的今文经学-2
晚清陆王心学复苏的若干
经学即理学 刍议
论墨学复兴与近代民间世
最新热门    
 
从经学复兴到考据成 学

时间:2007-3-10 9:01:57  来源:不详
依据和评判的标。西汉以降,学者立论大多依据《诗》、《书》、《礼》等被确定为至高无上权威则的经典。他们往往通过经典的诠释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清以前,学者们形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注释传统:其一为汉唐训诂之学,以语言训诂、名物考订、典章稽核为主要内容;其二为宋明义理之学,注重对经典思想内容的阐说,形成以“理”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体。这两种注释风格在明中以前虽然有冲突,但由于在自宋迄于明的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理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训诂之学无法冲击义理之学,也无法在学界产生足够的影响。宋明理学有“道问学”和“遵德性”的区别,前者以程为代表,在明中以前处于优势地位,后者以陆王为代表,在明中以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并在王学的旗帜下发扬光大。 

明中以来,以王阳明为代表的王学承陆九渊心学而起,以“良知”为目的,强调个人道德体悟,否定学习前人注疏之学以及各种知识的重要性。王阳明说:“记诵之广,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以行其恶也。”(王阳明:《传习录》中《答顾栋桥书》)王学末流更是将这种不重视知识的思维发展到极端,导明朝后期士子空谈心性,将六经束之高阁的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