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
略论 同治中兴 清政府书
嵩阳书院在哪里?其历史
中国古代大学文化的核心
书院沧桑话源头--从唐
最新热门    
 
鳌峰书院与近代前夜的闽省学风

时间:2007-3-10 9:01:58  来源:不详
君珪督学,以通博倡庠序……列郡靡然从风,而俗习一变。”[7](p2426)在任粮道观察使时,朱珪曾以粮储观察身份管理鳌峰书院(据院志,粮道负责书院院产及经费,并参与课士),在诸生中“拔时髦二十八人,令联一社,曰读书社,授以治经作文之法。”[8](p3038) 朱珪倡联读书社,在闽省传统的饮酒作诗之会中,融入经史考据之学,使文会成为学人研习交流学术的处所。[8](p3090) 读书社的出现是嘉道以前闽省学术界分化的前兆。在读书社内,社人各就其性情所近,“或好宋儒言性命之学,或好求经世之务,或耽考订训诂及金石文字”[9](p61)读书社中人才辈出,孟超然是乾隆年间闽省最有名的程朱学者。郑光策则以开创嘉道以后闽省经世致用之学著名。龚海峰、林樾亭既以诗文闻于时,也长于经史考据之学。林樾亭所治礼学被陈寿祺称为“盖陈氏(光地)之支裔”,是乾隆年间在福建萌生汉学的代表人物。读书社的出现是嘉道以前闽省学术界分化的前兆。黄保万认为读书社“打破了康熙以来复兴理学的樊篱,不同学术见解,自由争辩”。[10](p220)朱珪组织读书社目的也在于为培养汉学萌芽创造条件。继读书社而起的是殖社:“读书社颇零落,则陈恭甫又倡以实学,名曰‘殖社’。盖取不殖将落之义。” [8](p3089)陈寿祺曾记曰:“往寿祺与同人倡为通经复古之学,以时群集课业,命曰殖榭(注:闽人言“社”为“榭”)。”[11](p28)相较于读书社,殖社诸生更专于“通经复古之学”,士人学风转变可见一斑。殖榭所出人才亦不少,陈寿祺后来蔚为一代经师,谢震、万世美、林一桂皆治考据学,尤见长于治礼学。陈寿祺等人为了应对闽省世俗人心日益变坏的趋势,“以为善风俗在正人心,正人心在厉行义、尊经学”,在福建进一步倡扬经学研究,于是新兴的汉学风气与旧有深厚的朱子学传统结合,最终形成典型的汉宋并重的治学风气,从而正式开启乾嘉之后福建学术界汉宋并重的新风尚。[10](p220) 

 

二、陈寿祺与嘉道间的鳌峰书院的学与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