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
论洋务派在戊戌思想解放
戊戌变法百年回顾
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运动
最新热门    
 
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

时间:2007-3-10 9:02:02  来源:不详
与做官两相分离,在当时则还只属于极少数个别人的先觉之见。严复就是这样的先觉者。在1898年7月发表的《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一文中,他明确主张:“国愈开化,则分工愈密,学问*,至大之工,奈何其不分哉!”[16]学术独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正式标举出来。在他看来,“学成必予以名位,不如是不足以劝”诚然不错,但“名位必分二途:有学问之名位,有*之名位”,应该各因其才才对。“若有全才,可以兼及;若其否也,任取一途”。这样,“农工商各业之中,莫不有专门之学。农工商之学人,多于入仕之学人,则国治;农工商之学人少于入仕之学人,则国不治。----今即任专门之学之人,自由于农、工、商之事,而国家优其体制,谨其保护,则专门之人才既有所归,而民权之意亦寓焉。”[17]应当说,将“学术独立”与尊重“民权”之*体制结合起来,显示出严复思想的超前性。20世纪初年,梁启超在《论学术势力左右世界大势》和《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等文中,极力讴歌学术的价值,猛烈抨击“学界之奴性”,强调“思想之自由,真理之所从出也”,明显表现出对于前述戊戌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二)以学术分科精密化为特征的整个现代学术结构之观念体系初步形成;与之相配合的学科教育体系初步酝酿;重要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如社会学、法学、*学、经济学、哲学和逻辑学等,都开始了自觉的倡导;传统学术的重镇——史学也已出现了现代性变革的主张。   戊戌以前,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许多门类的知识都曾得到一定传播,如数学(包括几何、代学、微积分等)、物理学(包括力学、光学等)、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机械工程学、医学(包括解剖学)、心理学、全体学(后来的生理学)等,其中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学科的现代名义已经形成。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只有法学(主要是国际法学),经济学和西方历史的有关知识等有过一些值得一提的传播。到戊戌时期,西方各门新式科学则开始得到较具整体性的传扬。特别是由于学制问题的凸显,部分官员已致力于从日本引进较为完整的现代分科设学观念。1896年孙家鼐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就分“十科立学”,即天学科、地学科、道学科、政学科、文学科、武学科、农学科、工学科、商学科、医学科。张元济1897年创办通艺学堂,分“文学门”和“艺术门”两门设学,“文学门”开设名学、计学、公法学、理学、政学、舆地志、泰西近史等九门课程;“艺术门”开设算学、几何、化学、格物学等十门课程。它们基本上都已属于一种现代分科设学方式。在晚清,现代分科设学并不从戊戌始,[18]但包含现代社会*学说各主要门类的较为完整成熟的现代分科体系之观念和方案,确是在戊戌时期才传播开来并得到较多认同和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