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百年前上海租界的中国官
改革开放30年 北京菜市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的政
美国前总统卡特瞒着国会
康熙帝与中国礼仪之争: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最新热门    
 
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时间:2007-3-10 10:32:04  来源:不详
而“洋场一带寓居者染病似较稀”〔9〕。

“香车宝马日纷纷,似此繁华古未闻”〔10〕。租界的巨变与繁盛,在中国人心中引起巨大的震动。郭嵩焘咸丰六年(1856)路过上海租界,大为震诧,从此对西方刮目相看。康有为光绪五年(1879)与光绪八年“薄游香港”与“道经上海”,“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11〕。孙中山虽然一再抗议和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租界,但他同时又赞扬上海租界道路宽广,街衢整洁,“实在是一个自治的模范”〔12〕。李平书目睹租界的巨大差距,心理受到强烈刺激:“吾一言通商以后之上海而为之愧,为之悲。愧则愧乎同一土地,他人踵事增华,而吾则因陋就简也;悲则悲夫同一人民,他人俯视一切,而吾则局促膝下也。要之通商以来,上海,上海,其名震人耳目者,租界也,非相形见丑耶?”〔13〕

思想上的震撼与落伍的时代感往往是深刻反思与新追求的开端。中国近代革命思潮的形成,虽然并非因租界刺激而起,但香港和租界里的资本主义文明,确确实实对传统世界中的中国人起有一种文化示范和思想诱发作用。

租界的市政文明,不仅是激活近代中国变革思潮和实践的媒体之一,而且成为中国近代市政建设的模板。当时人批评中国城市的市政管理,往往比照租界立论。一位上海士绅对比租界与上海县城的市政,以极尖锐的言词指出两者间的差距:“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以为乐土,城内虽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较之租界,几有天壤之别。”〔14〕《中外日报》的一篇文章,谈及北京、上海的卫生状态,也以租界为比照:“今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地方之污秽亦以京师为最。……上海为通商大埠,而城内街道之秽恶,较之租界,已有天渊之殊。”〔15〕为了缩小这“天渊之殊”,上海士绅呼吁:“严派保甲随行巡行,如租界之法以治之。遇有堆积、小便等等,即予薄惩,如此一条,则保护民生免遭秽气,且街衢清洁一望可观,岂不美哉!再于此推广而行,遇崎岖之难行者则填平之,遇泥滑之易跌者则修治之,俾行路者受惠无穷。”〔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