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刘铭传撤基援沪与沪尾大
试评刘璈与刘铭传在中法
试论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
刘铭传与台湾防务
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
从大清史的角度看待刘铭
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
略论刘墉——兼论清中期
略论刘墉
论刘复基在武昌起义中的
最新热门    
 
论刘铭传抗法保台最佳战略战术的选择

时间:2007-3-10 10:47:16  来源:不详
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为他们也思维”〔25〕。事实上,刘铭传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人。他与李鸿章的关系确切地说,开始比较密切,后来若即若离,不是始终如一的;在政见和军略上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二人的关系,大约从70年代以后出现了变化。而促使二人关系变化,固然是由于各人所处环境、经历和志向的不同所引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深入,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以后,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出自己的*选择:要么起而反抗,或者屈膝投降。从后来的事实说明,李鸿章与刘铭传二人,正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原则的分歧。

刘铭传从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十年(1884)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是赋闲家中,尽管如此,但他仍然留心国事。正是在这个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无论国际或是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即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26〕。东方是列强角逐的焦点。它们在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攫夺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虎视眈眈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推进,使中国出现了极端严重的边疆危机,刘铭传纵观形势,深深感到:“泰西各国争开商埠以来,或占海疆,或吞藩属,无端欺藐,遇事生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7〕可说“自古敌国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强”,“尤为腹心之患”,〔28〕在此国家多事之秋,民族存亡关头,他忧心如焚,因此“每念中国大局,往往中夜起立,(zhi)裂泪下,恨不能竭犬马以图报于万一也”。〔29〕在这里,他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1884年4月21日,清廷谕命刘铭传进京陛见,他喜出望外,立即赴京。在受到西太后和光绪帝召见后,随即上了《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条陈海防十事,就重点设防、购买兵轮、筹建海军、妥定军制、速建铁路等涉及国防建设重要事宜提出建议。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他反对侵略,保卫国土,民族自立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由此说明,刘铭传受命于危难,在孤军无援、极其艰苦条件下,最后终于取得反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