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刘铭传撤基援沪与沪尾大
试评刘璈与刘铭传在中法
试论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
刘铭传与台湾防务
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
从大清史的角度看待刘铭
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
略论刘墉——兼论清中期
略论刘墉
论刘复基在武昌起义中的
最新热门    
 
论刘铭传抗法保台最佳战略战术的选择

时间:2007-3-10 10:47:16  来源:不详
从根本上来说,打持久战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然而昏庸腐败的清朝统治者,虽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在遇到侵略战争威胁时,因害怕“边衅一开,兵结莫释”〔14〕,希图以妥协求和平;当侵略者对求和条件不能满足而拒绝接受时,清廷则要“伸天讨而示国威”〔15〕,采取速战速决,希图侥幸求胜。正因为清廷一直未制定出一个正确的反侵略战略方针,是造成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刘铭传能在中法战争中的台湾战役中,提出打持久战的正确战略方针,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在坚持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还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多样化的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这里仅对刘铭传采取的几种战术略作如下说明:

1,诱敌深入,打“地营”战。

在法军第一次进攻基隆时,凭借船坚炮利,顷刻间便使守军陷入“炮台既毁,我不能支”的窘境。刘铭传很快意识到“非诱之陆战不足以折彼凶锋”,从而立即“将海滨难守各营,饬移后山,以避敌炮”〔16〕。所以,在法军第二次进攻基隆时,便主动移军扼守狮球岭,构筑工事,建立起既可守又能攻的阵地,这就是清军在中法战争中,逐渐形成的攻守结合的“地营”战术。“地营”战术,克服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所采用的以岸防为主的作战方式,“化呆着为活着”,“化门户为堂奥”,扩大了防御纵深,改善了防御态势,在反侵略战争中起了积极作用。

2,避实就虚,打运动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