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清末商会与辛亥革命
最新热门    
 
清末民初回族兴业扶贫概述

时间:2007-3-10 10:55:39  来源:不详
sp;

  他指出,“各省的清真教友”,并非“全是富户”,充其量,不过“千里拔一”。但是,“其余中小户儿”,也都有自己的“实业,不是种地,就是做买卖,至微末的,养船、养驼、当兵、卖力气、做小本营生,勤俭耐劳,讨要吃的很少”,惟独京城的回族,“人口,近年日见其众,谋生日见艰难,要乜帖的一年比一年多”。   

  这种越是远离封建王朝政府所在地就越富足,越是在接近这个王朝政府所在地,以至于京城,回族人的生计越拮据的状况,引起了许多回族仁人志士的注目。在不能找到根本推翻那个王朝的正确道路的时候,兴业扶贫就成了当时回族社会振兴民族,发展经济的惟一可以选择的办法了。于是,在清末民初,就形成了一面是革命党人酝酿和领导人民反抗王朝统治的斗争,一面则是回族人民内部的兴业自救的运动。   

  这里,我们应当首先提到的是丁宝臣。早在1906年(即光绪三十二年),他的《清真启蒙》一书就已刊行,该书除介绍回族和伊斯兰教的一般常识外,还明确提出了关于“兴工艺厂”和“立半日经汉学堂”的主张,以“教回教的儿童,念半天回教经,半天汉文书”。他说:“因回教所存的不过是个名目,回回教人不知清真教的道理,所以,我劝人念经;礼拜寺果能带上汉文,我管保少出几个拉洋车的”。他甚至强调:“回教的小孩一到九岁,就交出来念书念经, 不交就罪他父兄”(1907年7月5日《正宗爱国报》)。   

  此外,1906年9月2日(即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四日),丁宝臣在《京话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尽人力就是知天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在坚持《清真启蒙》一书观点的基础上,严厉批评了那种“坐吃山空”的行为,指出,这些人“自己以为是信天翁,其实是违背天道的”。他斥责那些宣传什么“孩子入学堂,即是随洋人;兴工艺厂的,全是财迷”,以及所谓“学堂、工厂,全不如我的道高”的教职人员,说他们是“不通的回教人”、“糊涂虫”,简直无异于“回教的仇人”。他说:   

  一家不要强,一家受罪;一教不要强,一教遭殃;全国人若都不要强,还愁不当亡国奴吗?   

  他告诫人们:“造化的真理,绝不容人混吃等死,强者必胜,弱者必败”,误导人们虽有五官四肢,却“不知打起精神去作”,一任民族衰败的演说,实际上是叫人等着“天上落棉袄,空中下麦子,房梁上吊馅儿饼”,是背离《古兰》真谛的。   

  那时,《正宗爱国报》尚未创刊。丁宝臣一面在北京西单牌楼礼拜寺内行医,一面兼理《天津商报》之事。这篇文章一发,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反教”、“忤逆”之罪名,连接向他袭来,就连那位至今人们以“开明大阿衡”相称的王浩然,也将他“下谕驱逐,不准再在礼拜寺逗留”。但是,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