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清末商会与辛亥革命
最新热门    
 
清末民初回族兴业扶贫概述

时间:2007-3-10 10:55:39  来源:不详
>

  丁宝臣首当其冲,毫不屈服,一面表示:“赔礼一节,碍难从命”,一面继续在报上发表文章,题为《回回诉委屈》。他坚决地再次明确指出:   

  混吃等死,就是违背天道……回教若不要强,将来一定落后,……若说进化开化,就算反教,难道游手好闲,算是教中的高人吗?(1906年9月14日《京话日报》)   

  他满含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感情剖析道:   

  礼拜寺所用的经费,哪一样不出自回教人;若都自顾不暇,谁还管礼拜寺呀?查中国回民,约有三千万人,合计全国人,差不多够十三份的一份,实在不忍相弃!阿衡果真开通,不上三五年工夫,就能给国家添出三千万有用的国民来。从此国家也强了,教也富了,岂不是阿衡的德政吗?怎么老是顽固不化,拿不谈时务当体面呢?   

  接着,他干脆辞掉了《天津商报》兼理和《京话日报》撰稿人的工作,在王子贞、杨曼青,以及其四胞弟丁子瑜的支持下,“在东北园关帝庙”(即今北京东玻璃厂‘中国书店’附近——笔者注)“借了几间房”,共同创办了《正宗爱国报》,将“提倡公益”、“尚实”、“劝学”、“劝工”,列为该报六件“主意”、“宗旨”中的四件重要内容,同时,在他亲自撰写的《请看本报的章程》一文的开篇,就宣告了“本报”以“提倡实业为主义”,并指出,凡“能够振启国民聋聩的谠论名言”,“农工商矿各项技艺、东西洋教育家的新理新法”等,将“没有不竭力搜罗以解我们同胞饥渴的”(见1906年11月16日《正宗爱国报》创刊号)。   

  不久,其兄丁子良(国瑞,别号竹园)的《竹园白话报》和刘孟扬(刘清扬之兄)的《民兴报》也相继面世,连同前此的营口张子歧、张子山所办的《醒时白话报》在内,就形成了当时中国新闻界号称的“四大回族报纸”体系(其实,应该称“回族四大报人”。因为这四张报纸是面向全社会的综合性报纸,只不过因为办报人是回族,关于回族的报道刊出的数量相对多些就是了)。这就为一切怀着兴实业,振民族,强国家的宏图大志的回族先进分子,提供了借以冲破阻力,向尚在沉睡中的人们呼唤的舆论阵地。以《正宗爱国报》为例,仅笔者不完全统计,从1906年创刊,到1913年7月27日(28日当天即被责令停刊)的6 年零8个月的时间,该报共出版了2363期(到目前为止,因原报缺张,累计有200多期,笔者尚未能读到),其中关于回族, 或回族人所撰写的消息、言论,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等,就有近千篇之多,平均几乎两天就有一篇,内容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艺术、天文等科学技术类,以及财政、地理、历史、体育、宗教研究等诸多方面,仅丁宝臣自己所写,就有近百篇,比如,《大呼我国同胞》、《将来之阿衡》、《信》、《我不由得大喊三声》、《大呼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