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朝顽固派的嚣张和覆灭

时间:2007-3-10 10:59:47  来源:不详
;次年又指责文廷式“遇事生风”,将其革职驱逐回籍;变法前夕又勒令帝党的中心人物翁同龢回籍。最后,维新运动以康梁亡逃国外、六君子血洒长街、光绪帝囚于瀛台而告结束。载湉被囚,帝党失去精神止的领袖,翁同龢被黜,帝党失去了实际领导人。从此,这支本来就很松散的*力量更趋涣散,他们或逃亡国外,或苟安国内,不再成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帝党的消隐,使那拉氏又恢复了她的“一统天下”。但统治阶级内部顽固派和洋务派之间的对垒也因之加剧。

  长期以来,作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那拉氏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倾轧,惯施互相利用,超然于两派之上的手法,以便保持清政府“统一”的外貌,使她更巧妙地加以操纵和利用。她为能继续长久地维护其统治地位,并□使光绪帝东山再起而欲图废立,故而有“己亥建储”之举。然英美帝国主义为对抗沙俄,抑制沙俄在华影响,便积极扶植倾向于他们的光绪帝,鼓吹“光绪帝好象是要以一个老练的舵工的姿态出现,保全帝国的完整,免于革命之祸,而且用他们维新政策来推进平民的利益”光绪这一废帝俨然成了大清帝国独一无二的英主。仰承帝国主义鼻息的洋务派即以“君臣之份已定,中外之口宜防”为借口,软抗那拉氏废帝立储。加之洋务派在戊戌变法过程中同维新派态度暖昧,故那拉氏待洋务派以压抑之态。自“戊戌八月以后,太后训政,旧党用事,其时政策,期废立之必成”,“重用满人,疑忌汉人”,“仇恨西人”,“搜捕志士”(《义和团》第四册。),包括洋务派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山西巡抚胡骋之,亦并遭疏斥(《义和团》第四册。)。那拉氏所任用者为专一色的顽固派。仅以军机处和总理衙门为例:一八九七年奕䜣(总理衙门大臣)、翁同龢(总理衙门大臣兼户部尚书)、李鸿藻(总理衙门大臣兼吏部尚书、同年七月十三日死)控制军机处和总理衙门。但一八九八年奕䜣病死,顽固派世铎取代其位;罢免翁同龢,荣禄取代其位;刚毅由工部而刑部而兵部尚书;赵舒翘于一八九九年提升为刑部尚书兼总理衙门大臣,载漪亦以告密有功掌管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