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试谈义和团与宗教迷信

时间:2007-3-10 11:00:02  来源:不详
的神圣服装,说着这种借用的语言,来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第223页。)

  (二)宗教诫条起到了组织纪律的良好作用。

  任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纪律来维持。义和团的团规和诫条,实质上就是一种很朴实的革命纪律。据记载:人们是否入团,义和团并不强迫,但“有愿投坛者须有切实保人,且须向坛跪香立誓,有不愿者亦不强。”(《义和团》第二册,第156页。)入团后,就要遵守团规或诫条,“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赃官,行于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顾,遇同道则合十(即合掌施礼)。”(《义和团》第二册,第142页。)“不准公报私仇,以富压贫,依强凌弱,以是为非。”(《义和团》第四册,第148页。)“不茹荤,避妇人”(《义和团》第二册,第9页。)。队伍行进时,要“目不旁视,鱼贯而行。……不多言,亦不买食物。”(《义和团》第一册,第448页。)“路遇不平,不惜躯命代为伸理”(《义和团》第四册,第470页。)。战场上,缴获东西一律归公,不准私自处理。这些诫条如若不遵,则符咒不灵,神不附身,不能避枪炮,战斗中亦“万不能活”。因此,每个人都很认真地遵守这些纪律。例如在北京城中,除部分团民生活由地主或王宫贵人及富户为求保护而出资供应外,许多团民仍是“自备斧资”,“每日三餐老米咸菜饭。”(《义和团》第四册,第422页。)“夜间席地而卧”(《义和团》第一册,第346页。)或“在庙宇及空闲店内设坛居住”,从不轻易侵占平民房舍。对京师的各种珠宝财物,不抢掠,甚至对于弃之于路的物品,也“多不敢辄抢”。义和团这种严明纪律,连袁世凯也不得不供认“部勒颇严”(《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94页。)。

  义和团的严明纪律,赢得了群众的好感,得到了他们的同情和支持。这一点,光绪后来也承认说:“百姓皆畏兵而爱匪。匪势由是大炽,匪党亦愈聚愈多。”(《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945页。)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也记载说:天津群众给团员送大饼,“而家家皆乐送之,且必诚心敬意,不敢稍亵。甚至有家无隔宿之粮,而亦虔诚备办者,……由是各坛中大饼,皆堆积如山。”(《义和团》第二册,第24页。)从这些方面看出,宗教诫条对于维护义和团的秩序,对于加强团与团之间、团与民之间的联系,对于义和团运动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证和推动的作用。

  当然,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