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山东汉墓壁画还原孔子老
《道德经》与现代企业管
老子《道德经》中领导用
老子《道德经》的生态意
刘兆英:谈老子一生重大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演绎《
老子《道德经》谈品牌内
老子《道德经》的逻辑思
江苏洪泽投资1.2亿开建
老子的“道德观”
最新热门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

时间:2011-08-10 08:04:14  来源:不详

摘要:在中国历史[注: 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上,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开道德教化思想之先河,从而将“二帝[注: 二帝 拼音: 解释: 1.指唐尧与虞舜。 2.指晋怀帝与晋愍帝。 3.指宋徽宗与宋钦宗。-erdi]”“三王”所开创的“礼乐之教”化转为“成德[注: 人物简介 成德[清](一六五四―一六八五)后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姓纳兰,满洲正黄旗人。 生平经历 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进士,官侍卫。]之教”。客观地看,“成德之教”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思想,而这种道德教化展示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义理体系:“性相近,习相远”是道德教化的人性论基础,“文”、“行”、“忠”、“信”是道德教化的基本内容,“中庸”是实施道德教化的方法论,“内圣外王”则是道德教化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化 人性论 方法论 目标 
    中国历史通[注: 《史通》-《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对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的专著,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710),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要籍。]过尧、舜与夏、商、周三代的蕴蓄发展,逐渐凝结出华夏[注: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华夏”意为“荣耀的中国人”。先是族名,汉族的古称;后为古代中国的自名、国名。]文化的原初形态。从内容上看,这一原初形态为一种“礼乐之教”,所重者在“生活的形式规范”。然而,东周[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今河南洛阳的东都,至公元前256年周郝王卒,史称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重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相继进行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极大繁荣。]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注: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时期,华夏文化的原初形态受到空前的挑战。生在乱世的孔子致力于通过“仁”之自觉来重建礼乐的根基。这样,经过孔子的点醒开发,“生活的形式规范”化转为“生命的自觉实践”,“礼乐之教”也相应地化转为“成德之教”。具体来讲,“成德之教”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思想,而这种道德教化展示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义理体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道德教化的先河,而且他还提出了“有教无类”[1]P170的思想。可贵的是,他还为实施“有教无类”的教化提出了理论根据,此即其人性论命题:“性相近,习相远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