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老子》还原
老子的语言
从老子的祸福观说到“得
老子之道:美言可以市尊
老子故里鹿邑县积极打造
《老子》、《中医》等列
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团老
山东汉墓壁画还原孔子老
老子的守雌思想:化解矛
老子的逆向思维法:反者
最新热门    
 
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时间:2011-08-12 09:25:28  来源:不详
“无为而无不为”如果被引申为一项人类行为的原则,即:人类应该无所作为而听凭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无所不为,那么,其中显然潜藏着人类在客观强制性规律面前的被动与无奈。老子的五千余言,虽然处处都透露着人们若了解和依从客观规律,定能趋利避害的思想信息,然而老子的时代,毕竟还不懂得人类总体的、历史的、反反复复的实践活动必然推动人类一步步切实掌握客观规律,从而给人类提供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无限可能。因而,我们还是看到了老子对于宇宙法则和规律的崇敬、忠实和仰赖之情最终取代了对客观真理穷其究竟的努力。原来仰望终极无限的真理那种激动和殷殷之情,现在变成了只需知其然——只需坐在屋子里面就知道我们屋子外面的世界依照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自然而然地运行着,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不必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地运行的,这样一种固步自封的境地。一般说来,哲学家是从哲理性方面(而非实体性方面)认识物质世界。其认识可以达到极为精湛的程度,似乎已经看透了整个世界。然而,哲理性的认识无论如何精湛,都仅仅是对已知事物的概括,并不能自动地等同于认知了其他陌生事物。对于其他未知的、新发现的、新生的事物,还得从头开始进行具体认识。显然,老子对自己的哲理性认识抱有强烈的自信,却忽视了哲理性认识的局限性,从而未能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必要性。

    不过,对精神的态度问题,到底是推高精神还是贬斥精神?老子的态度偏向鲜明,这种状况反过来又成了老子之[注: 名称 子之 具体介绍子之(?-前314) 战国时燕王哙相。办事果断,擅刑名之术。燕王哙晚年,不理朝政,把王位让给他,凡傣禄三百石以上的宫员,由他另行委派;国事无大小,由他专决。]所以是唯物主义者的铁证。试问有哪一个神学家、哪一个主观或客观唯心主义者,能够如此公然蔑视精神、取消思想,主张绝圣弃智、虚心弱志、无知无欲的?

    老子讲的是辩证法,而又文词简约微妙,当然可以从中“悟”出各种各样的“真谛”,故引出后世[注: 简介阿拉伯文Ahirat的意译。伊斯兰教信奉的在现实世界毁灭后永存的彼岸世界。 宗教意义 “信后世”是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一。]的缤纷解说,呈现出各取所需、各有所好的动向。甚至老子某些消极的东西,也似乎被后人放大了,以至于转向于神学。然而老子思想的本质核心——辩证法,却始终光耀历史,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这也是不能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