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毛泽东读《老子》
论刘向本(通行本)《老子
帛书《老子》的密码
《老子》最后一章的教诲
蔡冉结缘《老子传奇》、
重读《老子》:处理好争
国图藏敦煌本《老子道德
逾百件道教文物亮相台北
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老
国风徽韵文化讲堂开讲古
最新热门    
 
楚简《老子》“绝智弃辩”思想及其发展演变

时间:2015-07-17 22:50:18  来源:不详

来源:原载《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研究》1999年冬 作者:尹振环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出土面世,更清楚地看出老聃对学者、智者是取怀疑、批评乃至某种否定态度的,他主张抑制。这也是他“亡为”思想的一部分。从楚简老子看,愚民思想还没有最后形成,但正在孕育中。到了出自太史儋的帛、今本《老子》(注:楚简类《老子》出自老聃,帛、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拙文《论楚简老子》有详细论证。见《文献》1999年3期。),在继承老聃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不尚贤”,“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使夫智者不敢弗为”,愚民思想配套成形,终于诞生。可见随着楚简《老子》的问世,有必要重写《老子》的愚民反智思想。

  一 楚简老子抑制智者、学者的思想

  简本老子首篇首句竟然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这不是偶然的。竹简出土时尽管已经混乱,但是整理者花了很长时间,根据竹简形状、长短、文字衔接,加以编排,终于恢复古貌。因此从简本老子首先就提出“绝智”问题,可见是十分看重此事的。并且接着的“绝巧弃利”、“绝诈弃伪”,又都与“智”有关。WWw.LsQN.cn无“智”谈何巧、利、诈、伪?简本《老子》的反智思想主要有三:

  一、对待智者的“六不可”

  简本在“为之于未有也,治之于未乱”的后面,紧接着提出“六不可”。

  智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相当今本五十六章)

  这里的“挫其锐”三字是帛书本文字,因为整理者谓简本此三字“待考”,只好先用帛本文字。与帛、今本比,除了多了个“之”字外,其他基本无差异。竹简整理者将“绝智”之“智”字,皆用括号标明为“知”,这就未免改正为误了。“知”怎么能绝呢?打击面岂不太宽?“绝智”才说得通。尽管智、知古通假,但用在哪里是本字,哪里是假借字,必须慎重定夺。“智之者”说的是聪明人,或者是玩弄心智的人。如果变成“知之者”,那么人从少到老,无不有所知,都在某一点上有所知,能统统“弗言”?因此,简本之“智”乃本字,而帛书之“知”乃“智”之假借字。另外简本多的这个“之”字:“智之者”,聪明的人,文义晓畅。由于其他均同于帛、今本,所以下面将过去的分析,再摘要抄录于后。

  在老聃看来,春秋以来的亡国相及,囚主相望,弑君杀父,社会动乱,主要根源于两部分人:一是王侯为政者,他们的欲望太大太大,只要他们“亡为”(无私为),“无事”(无因一己之事扰天下)、“不欲”、“好静”,那么人民就会自朴、自富、自正、自化。另一部分人就是智者群了,他们或孽孽于名,或孽孽于利,或出谋献策,为争权夺利推波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