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欲,使那些智者不敢擅自作为,“则无不治矣”!说得何等清楚,这里填饱肚子,强壮筋骨是物质前提,而行动上不为盗、精神上不乱和虚心弱志,则必须做到三条:一是不推崇贤能;二是不珍贵难得的货物,不显示可以刺激人民欲望的事物;三是“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要使那些智者不敢擅自作为。这三条中关键又在一、三两条——又回到针对智者上来了。这岂不抓住了愚民的要害?
所谓的“智者”,不只是指聪明的人、贤能者,而是指当时已经形成的知识阶层。他们不事生产,脱离了土地,有知识,较为自由,宗法关系对他们束缚较少,所以他们成了游离于社会之上的群体,是社会最活跃、最有头脑、最有影响的部分。他们既是社会的良知、心声,又是名位、财货、权力的追逐者。帛书老子的“善者不多,多者不善”,不仅指国君、为政者,而且也指智者,他们欲望太多、私心多,绝大多数道德并未达于善。因此,他们的私欲与智慧相结合,就会发展贪欲与竞争,从而引起社会的波动。在太史儋看来,只要“不上贤”,“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已”,民心是不会争不会乱的。可见,太史儋在如何对待智者的问题上,深化了老聃的思想。
三 道法家、法家对“不上贤”的改造
老聃的设计,自然是深谋远虑的,他是从全社会出发的。为了社会安宁,并幻想回到小国寡民时代,所以主张抑制学者、智者,但他的设计又在客观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和后世均被广泛认可。]对于智者的又怕又爱、不即不离,又用又防的心理。尽管如此,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晏婴、孙武……还是被当时的国君重用,“敬之若师、若父”。虽然孔子“干七十余主”,而没有什么结果,但他的弟子:“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史记·孔子弟子列传》),这不能不使统治集团对贤智之士另眼相看。到了战国初,“曾子、子夏为诸侯师,声名显天下,鲁缪公以友礼子思,费惠公师友子思、颜般”(《孟子·万章下》)。而在太史儋之后又常有“三寸之舌,胜于十万、百万之师”的事出现。贤智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性,再清楚不过了,老聃、太史儋的“绝智”、“下智”、“不上贤”显得太不合时宜了,自然难被采纳,相反,道法家、黄老学派——《管子》、尹文子慎到等,提出了相反的主张:“众贤”。
《歇冠子·泰录》说:世袭制下的国君,“身虽不贤,然南面称寡,犹不果亡者,其能受教乎有道之士,不然而能守宗庙,存国家者,未之有也”。
《歇冠子·道瑞》:“事不仕贤,无功必败。”
《慎子·内篇》:“国有贤能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
《黄老帛书》则有下述主张:《称》曰:“帝者臣,名臣,其实师也,王者臣,名臣,其实友也。霸者臣,其实宾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实虏也。”
《立命》说:“吾苟能亲亲兴贤,吾不遗亦至矣。”
《六分》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